7月2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功舉辦第二次科技成果發布會——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專場,來自政府、學術界、產業界和金融界的嘉賓以及大學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集中介紹了港中大(深圳)具有核心優勢的“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領域的科技成果,并發布了涵蓋具身智能、新一代半導體、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的9個優質項目。

此次發布會由港中大(深圳)主辦,港中大(深圳)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港中大(深圳)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聯合承辦,龍崗區科技創新局支持。港中大(深圳)協理副校長盧國師、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董強、建信信托副總裁王業強及深圳市投控東海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翁文東見證簽約儀式。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創新創業服務處副處長付王偉、龍崗區人才工作局局長劉繼國等嘉賓出席活動。

簽約儀式現場,校方代表港中大(深圳)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灝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福田支行黨委書記、行長王貴斌,建信(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執行總監鄧鋒簽署了三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分別與深圳市投控東海投資有限公司基金發行部負責人穆春衛,深圳市招商國協壹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楊田田簽署了雙方協議。

?

同時,發布會邀請了來自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天使母基金、高新投、招商局資本、高瓴資本、天圖資本和德迅投資等頭部創投機構和創新型企業的嘉賓,來自海內外的其他知名投資機構代表、產業界企業家代表及媒體代表到場支持。

據介紹,大學未來計劃每季度舉辦一場科技成果發布會,同時不定期舉辦圍繞特定學科、名師和企業的沙龍活動,促進大學優秀科技成果高效轉化。

?

本次發布的9個項目聚焦于“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領域,圍繞具身智能、新一代半導體、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團隊代表通過現場路演的方式向與會代表介紹了科技成果,具體項目包括:

1.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AIRS)成果介紹

2.下一代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PCSEL

3.Photo-Chromeleon可重復編程光致變色技術

4.應用于工業安全生產的通用型AI方案

5.包拯法律大模型及其產業化應用

6.ABrain機器人認知智能平臺

7.TTS語音大模型

8.睿腦科技:基于腦機接口與AI的康復訓練系統

9. CHIMER AI:AIGC驅動的時裝智能版型設計中心

?

項目簡介:

項目一

項目名稱: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AIRS)成果介紹

發布人:陳利新(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高級經理)

項目簡介: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Shenzhen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for Society,簡稱AIRS)是深圳市政府依托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聯合多個世界頂級研究機構建立的十大基礎研究機構之一。AIRS致力于開創一個集政府引導、國際聯合、大學依托、企業合作、創投融資、雙創孵化于一體的研究機構模式,重點開展AI與機器人的基礎、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突破,包括AI、具身智能和機器人在醫療、工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應用,為國家戰略產業培養國際化人才,賦能企業創新,助力產業孵化,服務社會高質量發展。

?

項目二

項目名稱:下一代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PCSEL

發布人:張昭宇(理工學院副教授、校長青年學者)

項目簡介:鐳晶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開發下一代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特別是光子晶體面發射激光器(PCSEL)。PCSEL是一種具有高度方向性和單模特性的激光器泵浦源,是摻鉺光纖放大器中絕佳的光源候選者。與傳統半導體激光器相比,PCSEL具有高光束質量、極小發散角、高耦合效率、對稱高斯光斑、單模窄線寬、低成本和易集成的優勢。目前已開發出具有商用潛力的電泵浦PCSEL樣品,指標接近商用臨界值。我們正在積極推動PCSEL的產業化進程,以滿足工業切割焊接、空間光通信、激光雷達和激光武器等多領域的市場需求。我們是中國少數掌握PCSEL核心技術的團隊之一,致力于成為行業領導者。

?

項目三

項目名稱:Photo-Chromeleon可重復編程光致變色技術

發布人:靳羽華(理工學院助理教授)

項目簡介:色彩是物品外觀的一個重要屬性,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任何物體在被制造以后,其顏色就是固定的,很難再次做出任何改變。在本次報告中靳羽華教授將介紹其在MIT工作期間研發的一種特殊變色材料——“Photo-Chromeleon”,通過使用該材料,物體的顏色可以被反復擦除并且被重新創造,于是讓物體具備了像變色龍一樣隨時隨地變換色彩的奇妙能力。這是一項顛覆性的創新技術,打破了物體在被制造以后其顏色就無法改變的固有認知,可以讓用戶隨心所欲的個性化定制物品的色彩外觀。該技術不僅可以在科學、藝術和工業等各個領域產生十分廣泛的應用,并且也將會對社會資源節約及可持續發展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

?

項目四

項目名稱:應用于工業安全生產的通用型AI方案

發布人:吳國輝(陳廷歡課題組項目經理)

項目簡介:該項目致力于為智慧工廠提供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在工業生產中,最關心的可以說是效率和安全。通過邊端AI+后端LLM的策略,我們為工業安全帶來了先進的通用型AI監控方案——Production Perception(PP)。在效率上,通過邊緣端AI攝像頭,內置通用型SOP監測算法,為產線上的多樣化SOP提供無感監督,強化標準流程的執行,并自動分析過程,并找出其中的瓶頸,提升產線效率。在安全上,提出了工業安全大模型,可對產線環境中的多種安全事件進行零樣本AI檢測和語義查詢。

?

項目五

項目名稱:包拯法律大模型及其產業化應用

發布人:孫若愚(數據科學學院副教授)

項目簡介:包拯法律大模型是孫若愚教授團隊基于大量法律領域數據及法律場景數據訓練的法律領域大模型,該模型能夠在法律咨詢,企業合規化等法律場景,提供準確的法律意見,并精確引用對應法律法規。針對法律咨詢,墨子大模型能夠以更符合法律思維的回答方式進行回答,即援引法律法規,分析法律法規,給出解決方案。

?

項目六

項目名稱:ABrain機器人認知智能平臺

發布人:韓亞潼(崔曙光院士團隊成員、博士)

項目簡介:ABrain的目的是通過融合多模態大模型、先進機器人控制技術和類腦智能,建立面向機器人決策規劃、感知理解和自我演進的通用型平臺。通過接入該平臺賦能傳統機器人,使傳統機器人可以實現自主操作移動、主動感知、技能學習、任務規劃、人機交互等多層次多維度的應用, 實現和增強機器人的認知智能,推進機器人從“自動化”向“認知智能化”演進。商業層面我們試圖打造一個機器人生態系統,作為機器人應用系統集成商及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 通過功能完善的機器人云平臺結合自有智能計算模組,將機器人的決策、控制和管理集成為一個無縫的體驗。

?

項目七

項目名稱:TTS語音大模型

發布人:王遠程(武執政教授團隊成員、博士)

項目簡介:武執政教授團隊致力于實現通用語音生成大模型。團隊成果NaturalSpeech 3通過語音屬性解耦在零樣本語音克隆達到SOTA水平。音效生成模型AUDIT和FoleyCrafter實現精確的文本/視頻到音效生成。目前,團隊致力于開發具有高表現力,通用理解能力,理解人類情感的語音對話大模型。此外,團隊Amphion開源系統將這些語音、音樂、音效生成模型進行整合,實現統一的音頻合成框架。

?

項目八

項目名稱:睿腦科技:基于腦機接口與AI的康復訓練系統

發布人:馬凌飛(睿腦科技項目負責人)

項目簡介:睿腦科技是一個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等高校的碩士博士共同成立的科技交叉創業團隊,專注于腦機接口與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的研發,致力于未來科技前沿領域的探索。團隊以國際前沿的腦電采集及解析技術,結合團隊自主研發的低成本腦電采集設備終端與人類智能-人工智能雙智能體系,致力于基于人腦(即意念)的醫療輔助康復,神經疾病早期監測,以及基于BCI與AIGC的陪伴型機器人等產品的研發。

?

項目九

項目名稱:CHIMER AI:AIGC驅動的時裝智能版型設計中心

發布人:黃禎(CHIMER AI項目負責人、理工學院21級本科生)

項目簡介:CHIMER AI智能版型設計中心是一個集成了CHIMER AI技術的智能化服裝版房系統,專門服務于快速將創意設計轉化為實物樣衣的需求。本項目利用AI技術,基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GAP Lab的研究成果和中國首個百萬量級服裝數據集,實現從設計到生產的無縫對接。通過智能化的設計生成、自動制版和快速樣衣制作,AI時裝智能版房不僅加速了服裝從概念到市場的過程,還支持個性化定制,滿足不同客戶的獨特需求。該平臺致力于為時尚愛好者、獨立設計師、品牌主理人和ODM企業等提供強大的支持,推動服裝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供稿,官方網頁:http://www.ow37q1z.xyz/zh-hans/node/9447,微信公眾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技成果轉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