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揚生教授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他早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之后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工作多年,2013年起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任校長。
徐教授所研究的領域包括機器人和智能系統,專注于空間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穿戴式人機界面、智慧汽車、動態穩定系統和機器學習,并在這些領域發表了六部專著和300多篇國際學術論文。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國際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以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2016年11月14日,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國際永久編號第59425號小行星1999 GJ5命名為——“徐揚生星”。
羅智泉教授于1984年在北京大學數學系獲學士學位。同年他經美國數學學會以及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聯合選拔(又稱陳省身項目),獲赴美攻讀博士資格,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以及運籌學中心學習,并于1989年獲得博士學位。1998年成為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終身教授。2000年至2003年,任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主任以及加拿大國家科研講席教授。2003年至2014年,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以及ADC講席教授。自2014年5月,羅智泉教授被聘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主管學術和科研。自2016年3月起,羅智泉教授兼任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自 2018年6月起,羅智泉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騰訊 AI LAB 機器智能聯合實驗室主任。
羅智泉教授曾榮獲2010年美國運籌學和管理學研究協會(INFORMS)頒發的Farkas獎,以表彰他在最優化領域的杰出貢獻。2018年,他獲得 Paul Y. Tseng 連續優化紀念獎(Paul Y. Tseng Memorial Lectureship in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他在優化、信號處理及通信等領域的研究成果曾分別獲得2004年、2009年、2011和2015年IEEE信號處理學會、2011年國際通信大會以及2011年歐洲信號處理學會的最佳論文獎。羅教授同時是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和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SIAM)會士 。2014年他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2021年,他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羅智泉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優化理論、算法設計以及其在信息科學中的應用。他多次被邀請在國際重要學術會議上做大會特邀報告,他是2003年國際數學規劃會議大會以及2011年IEEE決策與控制大會特邀報告人、2006年IEEE SAM Workshop的杰出演講者、2013年IEEE SPAWC會議以及2014年IEEE通信理論國際研討會的大會特邀報告人。他曾任IEEE信號處理學會SPCOM技術委員會主席,曾擔任IEEE信號處理期刊主編以及《運籌學數學》(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和《數學規劃》(Mathematical Programming)等國際著名雜志的編委。除了教學科研,羅教授還長期為國內外高科技企業以及政府研究機構提供技術咨詢。
朱世平教授198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工系并留校工作,1991年獲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博士學位,1994年起在該校化工系和材料系任教,2009至2014年任化工系主任, 2015年獲“杰出大學教授”最高榮譽稱號,2016年獲加拿大化工學會最高獎R.S. Jane Memorial Award ,2017年入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現任副校長,深圳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創院院長。
朱教授長期致力于高分子化工教學與研究,專長聚合反應工程,在溶液法茂金屬烯烴聚合、可控自由基聚合、聚合動力學建模及工業過程數字化、高端聚合物產品開發、智能高分子材料創新等領域做出了原創性貢獻,現已培養碩士、博士、博士后160多名,并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0多篇,引用2.2萬余次,H指數85。
朱教授2009年當選加拿大化學聯合會會士(FCIC),2010年加拿大工程院院士(FCAE),2011年加拿大工程聯合會會士(FEIC),2014年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FRSC),2021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TWAS),2022年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RSC),2023年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會士(FAIChE),2023年中國化工學會外籍會士。
阮健驄先生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獲社會學學士學位。1979年,于香港理工學院獲管理學文憑。后于1982年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參加高等教育管理課程。
阮健驄先生具備超過三十年的公共行政管理經驗,尤其是在人事管理方面更是經驗豐富。他于1982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人事處,2012年署理人事處處長。曾在香港中文大學的眾多委員會中擔任委員或身兼要職。
李學金教授,天津大學物理電子學博士,傳感器學科帶頭人,深圳市傳感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深圳光纖傳感網工程技術實驗室主任,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入選者。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兼科研處處長。
長期從事光纖傳感器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30余項,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Nano Energy, ACS Nano和 Optics Letter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申請和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40余項。在光子晶體光纖傳感器和光纖生物傳感器等研究方面,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2009年獲得深圳市科技創新獎(第一完成人)。2010年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第一完成人)。2019年獲得深圳市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李學金教授擔任《傳感技術學報》、《計測技術》、《應用科學學報:光纖傳感技術專輯編委會》、《Special Issue "Advanced Nano- and Micro-scale Systems for Biosensing and Imaging"》等編委;還擔任教育部全國高校傳感器技術研究會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傳感器技術產學研聯盟理事長、廣東省測量控制技術與裝備應用促進會副會長、深圳市儀器儀表與自動化行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儀器儀表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光學學會理事和深圳市光學學會常務理事等。
曾獲得“深圳市優秀教師”、“深圳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和“深圳市職稱評審工作先進個人”、“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工作先進工作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蔡小強教授1988年獲清華大學博士學位。1989-1991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及貝爾法斯特女皇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1991-1993年受聘任教西澳大利亞大學。1993年應聘加入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及工程管理學系,2000年起任教授。他曾于1996-2003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的系主任,2009-2012年任研究生學部主任,2010-2014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和聲書院首任通識教育主任。2014-2017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院長,2016起擔任協理副校長,2018年起任校長講席教授。 蔡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業與系統工程、運籌學、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等領域。他于國際學術刊物、專著、及會議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包括主流學術刊物(如Management Science、Operations Research、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Naval Research Logistics、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IIE Transactions、IEEE Transactions、 Transportation Science、Transportation Research等)論文100多篇。他曾擔任多個學術會議主席、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程序委員會委員和組織委員會委員,及多個學術刊物主編、副主編、編委。他于2021年獲IEOM學會物流與供應鏈杰出教授獎。 他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海外類)獲得者,香港工程師學會Fellow, 亞太人工智能學會(AAIA) Fellow, 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
王叢教授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他于2007年獲得美國范德堡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此前分別于2002年獲得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和1999年獲得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學士學位。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之前,王教授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學教授,也曾在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任副教授并獲終身教職。王教授是兼并收購、公司治理和高管薪酬的專家。他的研究成果見諸于《金融學雜志》、《金融研究評論》、《會計與經濟學雜志》、《金融與定量分析雜志》、《管理科學》等世界頂尖金融、管理、會計期刊。他有兩篇論文分別被評為2007年和2009年發表在《金融學雜志》上的十大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文章之一。另一篇論文獲得了2015 Emerald卓越引文獎。他曾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給MBA、EMBA、金融MBA、高層經理人培訓等項目授課并深受學生歡迎。王教授多次接受知名媒體的采訪,包括鳳凰衛視、第一財經、中央電視臺、中國日報、新浪財經、華爾街日報、福布斯雜志等。
黃建偉教授于2005年獲得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學位,隨后于2005至2007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他于2007至201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2019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目前,他擔任校長講座教授和協理副校長,同時兼任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黃教授是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國家級領軍人才、IEEE通信學會杰出演講者、科睿唯安計算機科學領域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以及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
黃建偉教授長期致力于網絡通信、網絡經濟學和群體智能交叉領域的開創性研究,已出版7本學術專著并發表近400篇一流論文,其研究成果在谷歌學術上獲得近20,000次引用。他的卓越研究貢獻獲得12項國際最佳論文獎,其中包括2011年IEEE馬可尼無線通信論文獎。在學術領導力方面,他現任 IEEE Koji Kobayashi 計算機與通信獎評審委員會主席,曾擔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主編、IEEE Open Journal of th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副主編,以及IEEE通信學會認知網絡專委會主席和多媒體通信專委會主席。2022年,他榮獲IEEE通信學會認知網絡專委會論文成就獎。
盧國師先生本科畢業于四川大學,獲管理學學士學位;碩士研究生畢業于中山大學,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盧國師先生具備近二十年的公共行政管理經驗,于2019年1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大學眾多委員會中擔任委員或身兼要職,目前亦擔任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