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與新材料帶來新質生產力 八大項目亮相第三次科技成果發布會
9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第三次科技成果發布會——新能源與新材料專場在大學行政樓舉行。此次活動不僅吸引了來自政府、學術界、產業界及金融界的嘉賓,還匯聚了關注新能源與新材料領域發展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同見證了一場科技與產業的盛宴。
本次活動集中介紹了港中大(深圳)具有核心優勢的“新能源與新材料”領域的科技成果,重點圍繞AIE聚集誘導發光、碳捕捉、納米材料、有機光電材料等技術,發布了8個優質項目。
此次發布會由港中大(深圳)主辦,港中大(深圳)創新創業處、港中大(深圳)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聯合承辦,龍崗區科技創新局支持。
?
本次發布的8個項目聚焦于“新能源與新材料”領域,重點圍繞AIE聚集誘導發光、碳捕捉、納米材料、有機光電材料等技術。團隊代表通過現場路演的方式向與會代表介紹了科技成果,具體項目包括:
1.固體導電吸附劑碳捕集技術
2.水下膠黏劑項目
3.廣域電磁法在能源勘探中的應用
4.有機框架材料在光/電催化等領域的探索
5.光譜轉化:聚集誘導發光(AIE)材料賦能微藻培育
6.熒光太陽能聚光器與發電玻璃
7.基于碳納米材料的先進柔性功能器件設計及制備技術
8.膜材料與技術
?

01. 項目名稱:固體導電吸附劑碳捕集技術
路演人:李懷光(理工學院助理教授、校長青年學者)
項目簡介:
本項目通過電化學方法,制備設計一種新型高效“多孔帶電吸附劑”材料,這種帶電吸附材料可通過碳酸鹽的形成快速捕獲環境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傳統吸附材料不同,帶電吸附材料再生溫度低、能耗小,可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吸附成本。若與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相結合,吸附成本可降至0.07元每千克二氧化碳(傳統吸附劑成本5元每千克二氧化碳),且材料的穩定性達14個月之久。鑒于其孔隙環境的高度可定制性和成本優勢,本項目預計帶電吸附劑將在化學分離、催化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02. 項目名稱:水下膠黏劑項目
路演人:雷蕾(深圳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院項目經理)
項目簡介:
項目為自動粘附型水下膠黏劑,基于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克服了傳統粘合劑在水中失效的局限,在玻璃、金屬等材質上較低膠層厚度就可實現強力粘接,性能可對標國外3M flextape相關產品,且具備水下長期服役能力,未來可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堵漏、潮濕環境的粘接、海洋工程、船舶維修等領域。

03. 項目名稱:廣域電磁法在能源勘探中的應用
路演人:李杰(城市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技術應用室主任)
項目簡介:
城市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利用自主知識產權的廣域電磁法及相關衍生技術在滇西大理、普洱、德宏等地開展中深層地熱資源選區與評價,其中普洱地區優選出可用于發電及梯級利用的區塊9塊,第一批出6塊,目前六個區塊正在進行地熱能梯級利用規劃與招商引資。

04. 項目名稱:有機框架材料在光/電催化等領域的探索
路演人:盧毅(柯志海教授團隊博士生)
項目簡介:
本項目基于多孔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通過官能化、熱處理和/或共摻雜手段,設計并制備了一系列新型低維MOF材料及其衍生物。研究探索了這些材料在光解水制氫、光催化CO2還原為CO、多氮源合成氨等光/電催化反應中的潛力,并分析了其在CO2吸附、固化和催化轉化等化學過程中的表現。為應對全球碳排放削減和清潔能源開發的需求,本研究提供了關于催化材料在光/電催化和碳捕集應用中的有價值實驗數據及見解。

05. 項目名稱:光譜轉化:聚集誘導發光(AIE)材料賦能微藻培育
路演人:吳玉婷、盧永狀(唐本忠院士組空天碳科團隊代表)
項目簡介:
本項目應用唐本忠院士中國原創的聚集誘導發光(AIE)技術,通過定制化的轉光材料設計(全光譜波段)及載體(膜、玻璃)制備工藝,實現對不同應用場景和不同微藻種類的培育效率提升,進一步賦能微藻生產及其下游產業的全面增值。

06. 項目名稱:熒光太陽能聚光器與發電玻璃
路演人:楊澤銘(唐本忠院士團隊博士生)
項目簡介:
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提高以及材料、制造和安裝成本的降低推動了太陽能電力成本的降低。目前,太陽能主要以非農業用地上的太陽能發電站或住宅區太陽能屋頂的形式安裝。然而,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太陽能屋頂的空間非常有限。在這方面,半透明發光太陽能聚光器 (LSC) 代表著一項潛在的革命性技術,可以作為發電玻璃或外墻直接集成到建筑物中,從而實現自供電、零凈排放建筑。

07. 項目名稱:基于碳納米材料的先進柔性功能器件設計及制備技術
路演人:洪天增(鄭慶彬教授團隊博士生)
項目簡介:
柔性消費電子產品的迅猛發展亟需性能優異的柔性功能器件,其中高性能柔性傳感器和可拉伸導體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功能器件。與此同時,電子器件的集成化和小型化加劇了電磁環境對器件性能的影響并拉高了對熱管理材料性能的需求。針對這些難題,先進碳材料實驗室設計并制備了一系列高性能柔性功能器件,試圖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

08. 項目名稱:膜材料與技術
路演人:關浩(董應超教授團隊代表)
項目簡介:
“膜材料與技術團隊”重點研發面向水處理、環境應用、工業分離和能源應用等行業領域的膜材料制造技術、膜組件設計組裝與膜裝備和工程應用技術。我們擁有多種膜材料如陶瓷膜和有機膜的核心制造技術、過渡層和活性分離膜層的制備技術、膜性能檢測技術以及膜過濾設備的集成技術等。可應用于水處理、飲用水凈化、海水淡化、藥物生產、食品加工、化工分離、生物制造、電子工業和新能源電池隔膜等多個領域。
?
會議現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深交所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簽署協議,旨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的利用,推動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