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育與語言服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回顧
港中大(深圳)副校長(學術)羅智泉教授致辭
?????? 11月26日至27日,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主辦“語言教育與語言服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深圳舉行。七十余位國內外翻譯學者和業界專家齊聚一堂,就語言服務和語言教育方面的相關主題進行探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學術)羅智泉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院長顧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教育)兼本次會議主席王立弟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 羅智泉教授在致辭中為與會嘉賓介紹了港中大(深圳)和深圳這座活力之都的概況。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致力于建設成為一所國際化高等學府,從成立以來發展迅速,將學生培養為具有國際視野的雙語人。因此,本次“語言教育與語言服務研討會”將助力校際之間培養雙語人才的交流和促進港中大(深圳)的成長。
? ? ? ? ? ? ? ? ? ? ??
港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學院院長顧陽教授與原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白剛先生致辭(從左至右) ?
?

港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教育)王立弟教授致辭
?????? 隨著翻譯學科在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海外新的應用不斷涌現,增強語言教育者和服務業界之間的互動與合作越來越重要。所有參會人員就語言服務新的發展和需求;新的研究途徑和新的語言技術應用;跨文化交際中的語言學習新趨勢;符合市場需求的語言類專業人才培養四大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 會議首日,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MTI教育中心主任王繼輝教授做了題為“MTI職業素養與人文教育”的主題發言。如今的MTI教育,強調學生將來的職業屬性,強調與專業相關的技術訓練。但是,從教育的本質層面考慮,作為教育者,不能忽視除技術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內容。從根本上說,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其主要任務當是使受教育者提高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實現個人與社會價值,也就是常說的樹立支持其社會生存的人文精神。中譯語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張曉丹女士做了題為“AI時代的語言服務”的主題發言,涵蓋了人工智能與認知、人工智能與語言技術、人工智能與語言服務等方面的內容。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翻譯中心主任陳圣權先生分享了“華為對翻譯崗位的任職要求”,以企業發展角度談論了翻譯人才的培養。從入職華為翻譯崗位半年后的感受談起,系統地介紹華為翻譯崗位任職標準,與會學者、高校老師、行業人士探討高校翻譯人才培養與企業翻譯人才需求之間如何進一步匹配和合作。
?????? 研討會期間演講嘉賓精彩的發言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于此同時分會場舉行了五場論文發表會。來自大學、行業協會、企業的講者分享了有關語言教育、語言服務、翻譯科技和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真知灼見。?
?????? 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翻譯研究院執行院長、國際譯聯理事王剛毅先生做了“中國語言服務產業的現在與未來”的主題發言。當前中國翻譯行業發展向好,翻譯公司數量增長迅速,科技技術翻譯潛力巨大,翻譯教育取得長足發展。語言教育界需要跨越理論與實踐的鴻溝,將院校教育與后院校教育相結合,真正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開創翻譯人才培養的專業化培養模式,從而使語言教育真正與語言服務市場接軌,使翻譯人才培養成為語言服務發展的直接推動力。
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剛毅先生
?????? 中國原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曾擔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的白剛先生關于“母語和外語都是通向成功金橋”的精彩演講給大家帶來深入的思考。他首先提出,“母語是創造性思維的主體”,對于語言學者來說,外語是交流和表達的工具,而深層次的邏輯思維是靠母語來完成的。其次,他通過生動的案例,告訴我們“在國際交往中,夾生的母語和外語害人害己誤大事,跨國界交流的成功必須闖過母語和外語兩道關”。最后,他建議,要培養廣闊的國際視野、知識面和豐富的詞匯量,了解主要國家現狀及歷史重要事件。
?

中國原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白剛先生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仲偉合校長做了題為“國內語言服務研究的現狀、問題和未來發展”的主題演講。仲偉合教授分析,語言服務研究應加強對語言服務業的指導,區分宏觀語言服務和微觀語言服務研究,注重語言服務研究的自身發展,關注人才培養,從而促進語言服務水平的提高和語言服務業的發展。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仲偉合校長
?????? 德國萊比錫大學應用語言學和翻譯系教授Peter A. SCHMITT稱,全球化時代,貿易聯系緊密,語言服務需求加大,世界翻譯市場廣闊,跨越國界,翻譯服務形式多樣化,辦公方式便捷化。譯者應該通過提升實力在增強自己的市場競爭力。翻譯論壇能夠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交流平臺,分享各家見解。
?
德國萊比錫大學應用語言學和翻譯系教授Peter A. SCHMITT
?????? 芬蘭圖爾庫大學翻譯榮譽教授Yves Gambier與我們分享了歐洲翻譯行業現狀和專業化問題,并指出“預測翻譯行業的未來是高校的使命”。Gambier教授分享了翻譯行業的兩大見解,首先技術的發展給行業和譯者帶來變革;其次,譯者要樹立良好的認知機制,明確自身競爭力和專業程度。
?
芬蘭圖爾庫大學翻譯榮譽教授Yves GAMBIER
?????? L10 People副總裁、曾任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翻譯&本地化管理碩士項目負責人的Uwe MUEGGE介紹了翻譯標準對課程發展影響。只有通過對翻譯多個階段的評估,才能設立相應標準。為此,譯者應該具備雙語或多語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語言轉化能力等。
?
L10 People副總裁Uwe MUEGGE
?????? 彰化師大英語系/兒英所/翻譯所合聘教授、彰化師大文學院前院長彭輝榮與大家談到“從語言服務看語言教育:臺灣各大學語言服務訓練概況與反思”,并概述了各校口筆譯人才培訓目前優勢并倡導語言服務觀念之作法。
彰化師大英語系/兒英所/翻譯所合聘教授、彰化師大文學院前院長彭輝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