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趙俊華教授團隊與浙江大學、深圳大學、國家電網公司等單位的聯合研究成果《電動汽車廣泛隨機接入的電力系統規劃與運行研究》獲得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其中趙俊華教授排名第二。

《電動汽車廣泛隨機接入的電力系統規劃與運行研究》

項目以電動汽車廣泛隨機接入的電力系統規劃與運行優化問題研究為核心,探索確保電動汽車廣泛隨機接入后電力系統規劃與運行的安全可靠性、經濟性的新模型和新方法。研究內容包括:

1、提出了計及地理因素和服務半徑的電動汽車充電站選址規劃模型,發展了考慮交通約束和電池容量約束的電動汽車充電站多目標選址優化模型與方法,突破了電動汽車充電站選址的最優建模問題。

2、構建了配電系統與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的聯合規劃模型,實現了配電系統擴展規劃與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建設的協調;提出了考慮電動汽車廣泛接入的計及適應成本的配電系統靈活規劃策略,解決了配電系統規劃的最優建模問題和場景適應性問題。

3、構建了計及電動汽車和風電出力不確定性的電力系統經濟調度模型,設計了對電動汽車進行分層分區調度的框架,解決了電動汽車廣泛隨機接入電力系統的“高效求解”難題;提出了能夠合理計及電動汽車充放電及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確定性的電動汽車隨機優化調度模型,攻克了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給電力系統帶來的難題。

項目已發表60余篇論文,其中20余篇被SCI收錄,且8篇代表作的SCI他引次數為571次,他引總次數為914次。

教授介紹

趙俊華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副教授,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能源市場與能源金融實驗室主任,深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研究員。他回國前擔任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智能電網研究中心主任科學家,在澳大利亞有11年的電力行業從業經驗。長期從事智能電網、電力市場、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國際國內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在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超過100篇, IEEE Transactions收錄論文50篇。發表的論文被國內外引用8500次,H-index為46(根據Google Scholar統計)。合著英文著作兩部。

2020年獲斯坦福大學評選“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2017年獲澳大利亞達沃斯論壇(ADC Forum)授予青年科學家獎(Young Scientist of the Future)。2017年獲國家科技部“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力中文科技期刊論文”獎。2016年獲得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授予最佳審稿人獎。2014年獲得IEEE電力與能源大會(IEEE PES General Meeting)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2013年與國內學者合作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2020年獲深圳特區金融學會重點課題評選二等獎。研究成果在工業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參與開發的多個軟件產品先后應用于紐約愛迪生公司、港燈集團、廣東省能源集團、中海油、大唐發電等大型能源企業。

招商銀行總部特聘能源行業專家。《澳大利亞國家展望報告(Australian National Outlook)》特邀外部專家。IEE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SiG)on Active Distribution Grids and Microgrids聯合主席。IEEE PES SBLC(Smart Building, Load and Customer)亞太工作組秘書,國際智能電網聯盟(GSGF)“Interfaces of Grid Users/ Focus on EV and Local Storage”專家組成員。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多個國際期刊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