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大灣區(深圳)心理科學青年學者論壇圓滿落幕
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和深圳大學心理學院聯合舉辦的2021第一屆大灣區(深圳)心理科學青年學者論壇于12月15日圓滿落幕。該論壇受到廣泛關注,僅線上參與人數便累計破萬。
此次論壇在 “粵港澳大灣區” 和深圳 “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建設的 “雙區” 驅動背景下,定位為小范圍、高水平青年學者論壇。本次論壇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召開,邀請到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和深圳大學心理學院的優秀青年學者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聚焦并探討心理科學及其交叉領域相關的前沿研究新問題。

圖|部分與會嘉賓合影
01 嘉賓致辭
12月15日上午,論壇開幕式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道遠樓會議室正式開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王立弟教授、深圳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鄒立業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項目主任王曉田教授致開幕辭。
首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王立弟教授進行致辭。王教授向與會來賓介紹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建校歷史和教學成果,并簡要介紹了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概況和課程設置。王教授表示,這次論壇能夠在疫情期間順利召開得益于兩校的努力,并對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最后,他代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向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并預祝此次論壇圓滿成功。

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 王立弟教授
隨后,深圳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鄒立業教授簡要介紹了深圳大學心理學院的概況和學科建設情況,期待兩校未來有更多的學術交流活動,并歡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團隊到深圳大學進行訪問。最后,鄒教授對參會嘉賓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圖|深圳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 鄒立業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項目主任王曉田教授再次對各位的到來表達了誠摯的歡迎。王曉田教授強調了“同城、同道、同業;同心、同力、同樂”的合作理念,希望與深圳大學心理學院合作共同推動深圳心理學科發展,并衷心歡迎深圳大學各位學者與同行前來進行學術交流訪問。同時,王教授預祝在座各位來賓在此次論壇中有所收獲,享受學術交流。

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項目主任?王曉田教授
02 論壇報告
開幕式結束后,兩校心理科學青年學者正式開講。本次論壇的學術報告匯聚了心理學科多個領域的研究,體現了當代心理學科在社會生活多個領域的應用和價值。在論壇問答環節,現場與線上的觀眾都踴躍提問,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據統計,超萬名觀眾觀看了本次論壇分享線上直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助理教授何金波的報告題目為《進食障礙研究40年:文獻計量分析》,該研究采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勾勒出在過去40年中全世界范圍內進食障礙研究的總體情況。

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助理教授 何金波
深圳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副院長鄒立業報告題目為《體育鍛煉對情緒調控的作用》,他分享了該領域的開創性研究,并就體育鍛煉對情緒調節作用探討可能的神經機制。

圖|深圳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 鄒立業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助理教授陳純的報告題目為《中國青少年網絡成癮臨床治療展望:探索霸凌受害與網絡成癮的關系以及社會情感能力的調節作用》,該研究發現社會情感學習能力越高,其校園欺凌受害與網絡成癮之間的正向相關性越強,并進一步討論中國青少年網絡成癮臨床治療展望。

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助理教授 陳純
深圳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彭微微的報告題目為《非侵入性神經電刺激的鎮痛效果和機制研究》。該報告介紹了多種非侵入性電刺激神經調控技術包括經皮電刺激(TENS)和經顱電刺激(tES)的作用機制,指出高頻低強度TENS的陣痛效果與疼痛閘門控制理論有關,低頻高強度TENS則與疼痛下行抑制系統的激活有關。此外,還對比了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與經顱隨機噪聲刺激(tRNS)對于陣痛的效果區別。

圖|深圳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彭微微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應用心理學副教授李田園的報告題目為《關注老齡化的另一個角度》,她分享的研究主要是關于老年人在不同的社會情感領域相對正面的表現,以及代際互動與年輕人幸福感之間的關系。

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應用心理學副教授 李田園
深圳大學腦疾病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徐敏的報告題目為《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讀與寫》,該研究加深了我們對閱讀障礙腦機制的認識,也為閱讀障礙的診治提供了啟示。

圖|深圳大學腦疾病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徐敏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助理教授于是的報告主題為《自主為道德之源:父母自主支持教養方式預測青年學生對學業不端行為的接受度》。該研究強調了自主性對于中國家庭的教養模式依然非常重要,即使在東西方跨文化的背景下,在中國環境中研究家庭教養方式的自主性也非常有意義。

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助理教授?于是
深圳大學心理學院助理教授成曉君本次的報告題目為《聯合行動和人際神經科學》,通過探討腦間同步與聯合行動的有效性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考察了其內在產生機制和外在調節情境。

圖|?深圳大學心理學院助理教授 成曉君
03 閉幕致辭
活動最后,深圳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鄒立業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項目主任王曉田教授進行了總結致辭。

圖|深圳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 鄒立業教授
鄒教授首先再次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的邀請表示感謝。他表示,八位學者在此次論壇中分享了高質量的學術成果,讓各位觀眾受益匪淺,同時,這次交流論壇為兩校進一步進行學術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他對下一屆學術論壇的舉辦充滿期待,并誠摯邀請諸位同仁未來前往深圳大學進行學術研討。
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應用心理學項目主任?王曉田教授
疫情期間舉辦線下學術研討會議實屬不易,王曉田教授再次對各位優秀青年學者的匯報表示感謝。他表示,本次會議議題范圍廣泛,涉及到多個研究領域,突出了兩個特點:既有基礎心理學研究,又有接地氣的實驗設計。同時,如何加強各個議題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合作也值得進一步探討。最后,他對將在深圳大學舉辦的下一屆大灣區(深圳)心理科學青年學者論壇充滿期待。
至此,第一屆大灣區(深圳)心理科學青年學者論壇圓滿落幕。
?
文章轉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微信公眾平臺,鏈接為https://mp.weixin.qq.com/s/waECqqTf-wBqT0NPZ-ao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