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 Milzarek教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資助
2021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外籍助理教授Andre Milzarek科研項目 “結構性隨機變分不等式的高階優化算法”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資助,資助金額40萬元,為期兩年。數據科學學院對標世界頂級高校,在全球網羅高水平學術人才,高質的師資團隊不斷在科研上取得突破,夯實學院產學研結合的發展根基。數據科學學院學院自2020年7月成立以來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獲批18項,資助總額達到951萬。
項目簡介
項目名稱:Higher Order-Type Methods for Structured and Stochastic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幾類求解結構性隨機變分不等式的高階優化算法的設計和分析)
項目PI:Andre Milzarek
項目摘要:項目研究如何將運籌優化領域中的二階算法應用到隨機變分不等式優化上。由于這些優化問題的復雜性,既往文獻很少使用二階算法去求解這些問題,因此其求解速度受到一階算法本身特性的限制,當問題的條件數很差的時候,不能很快地收斂到精確的解。通過利用二階信息,優化算法可變得對問題條件數不敏感,從而提高算法的魯棒性和求解速度。
本項目通過使用優化中的正則映射概念,將變分不等式改寫成等價的非線性等式方程,然后使用半光滑牛頓法求解所得非線性等式方程的根。通過設計合適的算法,可以得到半光滑牛頓法全局收斂性的保證。項目研究在何種條件下半光滑牛頓法可以在局部有超線性的收斂速度,從而可以在理論上判定實際問題是否適用于高階方法。
項目提出的優化算法可以用于求解困難的隨機變分不等式問題,例如生成對抗神經網絡的訓練。通過和正則化技術、動量加速,以及方差縮減技術的結合,優化算法的數值表現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作為對抗學習的應用,這可以提高人臉識別以及語音識別的安全性。
項目PI簡介:

Andre Milzarek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助理教授
Andre Milzarek教授(德國籍)曾在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后研究員。Andre Milzarek教授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Michael Ulbrich教授的指導下,以優異的成績分別于2013年獲得碩士學位、2016年獲得博士學位。
Andre Milzarek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和興趣包括非光滑優化、大規模隨機優化、二階方法和理論。他曾受邀在工業和應用數學學會(SIAM)、數學規劃國際研討會(ISMP)等國際會議上發表報告,并在多份期刊上發表論文。Andre Milzarek教授從2010年至2012年獲德國巴伐利亞州Max-Weber項目資助,2017年獲北京大學博雅博士后獎學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國學者研究基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旨在支持自愿來華開展研究工作的外國優秀科研人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范圍內自主選題,在中國內地開展基礎研究工作,促進外國學者與中國學者之間開展長期、穩定的學術合作與交流。該基金項目包括3個層次,分別對應不同資助強度: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20萬元/年/項;外國優秀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40萬元/年/項;外國資深學者研究基金項目,80萬元/年/項。(摘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官網)
數據科學學院 SDS
學院目標成為世界領先的數據科學創新與科研基地,堅定科研是發展的根本,科研創新能力是發展的基石,集結深耕科研數十載的全球頂尖科學家、國際學界前沿研究引領者及繼往開來的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精準發力打造學院科研硬實力。
2021年學院建設成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企業聯合實驗室1個;獲批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1項原創探索計劃項目為學校首例,資助金額達285萬;獲批省市級重點研究項目9項。2021年度,學院教授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期刊共發表149篇論文,發表學術專著1部。
學院將繼續積極構建一流的科研環境,激發廣大師生科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望未來涌現更多切實有利于時代發展的科研產出,推動科研進步。
?
文章轉自數據科學學院微信公眾平臺,鏈接為https://mp.weixin.qq.com/s/gFn8pp31q2PdrajQFNS_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