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偉教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上發表文章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的黃建偉教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發表題為 “Strategic Information Revelation Mechanism in 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s Without Verification” 的文章。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
01?刊物介紹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是一本跨學期期刊,旨在傳播移動計算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和開發成果。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的最新影響因子是5.577,CCF推薦為A類期刊,JCR分區Q1。

點擊圖片,進入網頁
?
02?研究背景
人工智能的成功和普及離不開數據。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數據的質量和可靠性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在很多場景下,由于人工智能的認知能力還不高,高質量數據的獲取仍需要通過人來完成(比如圖像識別中高質量訓練集數據的收集)。目前比較流行的人工數據收集是通過眾包的方式完成。具體而言,眾包平臺希望激勵眾包工人們提供高質量和真實的數據,但同時也無法驗證所收集到的數據。大多數先前的工作都假設平臺和工人擁有對稱信息。而在這篇論文中,我們研究一個非對稱的信息場景。具體來說,平臺了解更多有關工人的平均準確性(比如工人提供準確數據的概率)的信息,并可以策略性地向工人展示此信息。我們的目標是設計一個最優的信息發布機制,以此來優化平臺的總收益。
?
03?研究內容
文章的主體思路如圖一所示。我們將眾包平臺和工人之間的交互建模成一個三階段的博弈。在第一階段,平臺設計信息發布機制并向工人公開細節;在第二階段,平臺設計眾包獎勵機制且將其公開;在第三階段,工人們決定是否投入足夠多的精力完成任務,并且決定是否真實上報數據。當工人們上報他們的數據后,平臺根據之前定好的獎勵機制向工人發放獎勵。

圖一:文章基本結構
文章的重點在于和如何對策略性的信息發布進行建模和分析。我們采用了經濟學中的貝葉斯勸說(Bayesian Persuasion)理論,將信息發布建模成如圖二所示的框架。該框架有三個步驟。第一,平臺在非對稱信息出現之前決定一個發布機制,并且對其做出承諾;第二,非對稱信息出現并只對平臺可見;第三,平臺按照之前承諾的信息發布機制對信息進行處理并公布給工人。

?圖二:貝葉斯勸說框架
?
04?主要貢獻
這篇文章的主要貢獻:
-
眾包中的信息發布機制:為了保證眾包的成功,適當的激勵機制和信息發布機制缺一不可。我們首次在眾包場景中提出基于貝葉斯勸說的信息發布機制,并實現了和激勵機制的聯合優化。
-
多個實際場景下分析:在現實生活中,工人平臺發布的信息可能持不同態度。我們將兩種不同類型的工人(一類是相信平臺信息的工人,另一類是持懷疑態度的工人)都納入考慮,并分析了對應的最優信息發布機制。
-
設計信息發布機制的洞見:對于相信平臺信息的工人,平臺應始終宣布較高的工人平均準確性。對于持懷疑態度的工人,當工人的平均準確性較高時,平臺甚至有可能宣布一個比較低的值。對于兩種工人而言,真實發布信息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最優的。
?
05?作者簡介
本文通訊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黃建偉教授。

黃建偉教授是深圳市鵬城特聘教授、IEEE Fellow、IEEE通信學會杰出講者、湯森路透計算機科學領域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他長期專注于網絡通信、網絡經濟學和群體智能交叉領域的開創性研究。他已發表7部學術專著和300多篇國際一流期刊和會議論文,被谷歌學術引用超過 14000 次,H-index為 59(位列全球計算機領域學者中前0.05%)。他與其合作者十次獲得國際會議和期刊的最佳論文獎,包括2011年IEEE馬可尼無線通信論文獎。
黃建偉教授曾任多個通信網絡領域JCR Q1一流國際期刊的編委,包括IEEE JSAC/TMC/ToN/TWC/TCCN/TNSE。他歷任IEEE通信學會認知網絡專委會主席和多媒體通信專委員會主席。他曾獲得2015年IEEE通信學會多媒體通信專委員會杰出服務獎和2010年IEEE GLBOECOM卓越服務獎。他現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的主編。
本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博士后研究員 黃超

黃超博士于2021年7月在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學系獲得博士學位。他于2021年8月至11月在香港城市大學管理學系擔任博士后研究員。他現在是加州大學(戴維斯)計算機學院的博士后研究員。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博弈論,機制設計,聯邦學習,低碳系統等。
本文其他作者:
1.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 余晧然教授

余晧然教授于2016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于2015年至2016年于耶魯大學網絡科學及電氣工程系擔任訪問學者。他于2018年至2019年在美國西北大學電氣與計算機系擔任博士后研究員。他目前是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副教授。他最近的研究興趣為博弈論與人工智能的交叉學科研究。
2. 美國西北大學電氣與計算機系?Randall Berry教授

Randall Berry is the John A. Dever Professor and Chair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He is also a Principle Engineer with Roberson and Associates and has been on the technical staff of MIT Lincoln Laboratory.?
Dr. Berry is the recipient of a NSF CAREER award and an IEEE Fellow. He is currently a Division Editor for th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and an Area editor for the IEEE Open Journal of the Communications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