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Konstantinos Courcoubetis教授的研究論文“Peer-to-peer Product Sharing: Implications for Ownership, Usage, and Social Welfare in the Sharing Economy”榮獲國際運籌與管理協會 (Institute for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the Management Sciences, INFORMS) 運營管理分會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Society, MSOM) 頒發的“運營管理方向最佳管理科學論文獎” (Management Science Best Paper Award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最佳管理科學論文獎自2013年開始頒發。該獎項是授予過去三年(2019-2021年)在《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 INFORMS旗下運營管理領域的頂級期刊)上發表的對運營管理理論和實踐做出最突出貢獻的論文。該獎項覆蓋運營管理、數據科學(原大數據分析)、醫療保健管理、收入管理和市場分析四個研究方向,每個研究方向會遴選3名入圍者進入決賽,獲勝者由MSOM協會成員投票選出。(引自INFORMS官網)

Konstantinos Courcoubetis教授獲獎論文由Courcoubetis教授與Saif Benjaafar(明尼蘇達大學教授)、Guangwen Kong(天普大學助理教授)、Xiang Li(亞馬遜Technical Program Manager)合作撰寫,并于2019年在《Management Science》上發表。該論文發表后不久,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數即超過300次,并被《Management Science》評價為該刊的特色文章。在發表的三年時間內成為SSRN下載最多的文章之一。獲獎論文也被ISI Web of Science列為“高被引論文”,ISI評價:“ 基于對應領域和出版年的高被引閾值,其被引頻次已進入Economics&Business學術領域最優秀的1%之列”。(引自Web of Science 官網)

圖:Web of Science對Courcoubetis教授團隊獲獎論文的評價

2021年10月,該論文曾獲得2021年MSOM服務管理方向最佳論文獎(2021 MSOM Service Management Special Interest Group Best Paper Award)(點此查看),Courcoubetis教授團隊論文兩度獲得MSOM頒發的獎項,彰顯了該學術領域對此論文的高度認可。

圖:MSOM協會主席Feryal Erhun在社媒發布消息祝賀Courcoubetis教授團隊獲獎

?

01 MSOM協會介紹

MSOM全稱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Society, 是INFORMS協會的制造與服務運營管理分會。協會致力于促進企業制造與服務運營等職能相關的行業實踐,幫助企業采用運籌學、管理科學、數學、經濟學、統計學等領域的知識,利用科學管理手段,以提升企業效率。

?

02?《管理科學》期刊介紹

《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是由INFORMS協會出版的運籌管理領域頂級期刊。該期刊主要發表關于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科學研究的學術性論文。該期刊在其范圍內包括與戰略、創業、創新、技術和組織有關的管理的所有方面,以及商業的所有職能領域,如會計、金融、信息系統、營銷和運營。該期刊包括從規范性和運營性的角度對組織、管理、團體和個人決策的研究。

?

03?論文簡介

Peer-to-Peer Product Sharing: Implications for Ownership, Usage and Social Welfare in the Sharing Economy

本文介紹了一種新的平臺模型,該模型可以促進產品的點對點共享。本文為分析所有者、租客和匹配平臺之間的互動奠定了理論基礎。本文的一個特點在于模型的新穎性,該模型能夠捕捉共享經濟的顯著特征,如所有者和非所有者之間的使用異質需求,消費者關于購買或租賃的戰略決策,內部和單邊及雙邊網絡效應、匹配消耗以及平臺在匹配供需中的作用等。

本文的另一特色在于它所解決的問題類型,不僅研究了共享對平臺公司利潤的影響,而且還研究了其對消費者和社會福利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這篇論文研究了共享經濟是否會帶來環境可持續性發展的基本問題(如:更多或更少的所有權、更多或更少的使用率)。這篇論文還討論了另一個重要問題,即消費者中誰是共享經濟的最大獲益者(對公平和公正性的影響)。

除此之外,這篇論文還開辟了許多新的研究方向(之后的多篇論文有提及),包括平臺應該如何匹配市場的購買和供應(例如何通過定價來解決此問題)、制造商應該如何對其銷售的產品進行價格和質量決策、如何規范及監管點對點共享使其促進社會福利最大化等。

最后,這篇論文通過引用經濟學、社會學和公共政策等相近領域的許多論文,與其他學科相聯系,有助于將運營管理學科定位在共享經濟研究的前沿。

?

04 教授簡介

COURCOUBETIS, Konstantinos

數據科學學院教授

Konstantinos Courcoubetis教授于2021年8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擔任校長講座教授一職。他于1977年獲得希臘雅典國家技術大學電氣與機械工程專業的文憑;后獲得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理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之前,Konstantinos Courcoubetis教授是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工程系統與設計學院的教授,并擔任共享經濟倡導人,且為新ST-SUTD中心智能系統的共同負責人。1999年至2013年,Konstantinos Courcoubetis教授在雅典經濟與商業大學信息科學系擔任教授。在此之前,他曾于1990至1999年在克里特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擔任教授,曾是美國貝爾實驗室數學研究中心的技術人員。Konstantinos Courcoubetis教授目前的研究領域主要是網絡和互聯網技術的經濟學和性能分析、共享經濟和移動性、監管政策、智能電網和能源系統、資源共享和拍賣。

除領導了大量以上領域的研究項目外,他還在科學期刊上發表過100多篇論文,這些科學期刊包括管理科學、運籌學、運籌學數學、應用概率論、ToN、IEEE通信事務、IEEE JSAC、SIAM計算等雜志,以及FOCS、STOC、LICS、INFOCOM、GLOBCOM、ITC、ACM SIGMETRICS等學術會議。根據Google學術搜索,他的作品被引用了15,000多次。他與Richard Weber 合著了“定價通信網絡:經濟學、技術和模型”(Wiley,2003年)一書。

?

文章轉自數據科學學院微信公眾平臺,鏈接為https://mp.weixin.qq.com/s/vKY1UoPSMz9AnR99CIac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