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 |隋鵬飛教授論文榮獲2022年中國金融學術年會最佳論文獎
日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隋鵬飛教授的研究論文 “Conversations in the Market: Sentiment Contagion among Investors ”?榮獲2022年中國金融學術年會最佳論文獎(CFRC 2022 Behavioral Finance Best Paper Award)。
?
01 關于中國金融學術年會

中國金融學術年會旨在為國內外金融學界、業界的學術交流提供一個高水平的開放平臺,鼓勵對中國金融問題的深度研究和探討,推動最新研究成果盡快應用于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推進中國現代金融體系建設和金融創新。年會在資產定價、公司金融和行為金融三個領域分別設立最佳論文獎,以表彰優秀學者在學術領域所做的貢獻。
?
02 關于作者

隋鵬飛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助理教授
論文共同作者
Haoyang Liu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隋鵬飛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學助理教授。他于2018年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獲得社會科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其研究領域涉及資產定價、行為金融學及金融市場摩擦。隋鵬飛博士在中國人民大學獲得金融學學士學位及定量經濟學碩士學位。
?
03?關于研究論文
Conversations in the Market: Sentiment Contagion among Investors
Abstract
Investor sentiment is a central concept in modern finance, yet we have limited understanding on its micro-level dynamics. Using a unique data set, we document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social interactions on sentiment contagion: investors update their sentiment to more closely match others’ attitudes in conversations. We further document that sentiment contagion predicts investors' trading decision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trading volume and return volatility at the aggregate market level. Moreover, we confirm the self-enhancing transmission bias in our sample and use it to connect sentiment contagion to the high trading volume during bubble episodes.
摘要
投資者情緒是現代金融的核心概念之一,而現有文獻對于其微觀層面的動態知之甚少。通過對一組新數據集的分析,我們發現投資者情緒可以伴隨投資者的社交活動而不斷擴散: 在與其他投資者交談之后,投資者情緒會更趨向于其他參與對話的投資者的情緒。進一步研究發現,由社交活動所引起的投資者情緒擴散能夠幫助預測個體層面的投資決策,以及市場層面的交易量和收益波動率。最后,我們驗證了文獻中的最新觀點“自我強化式傳播偏差”,并從投資者情緒擴散的角度解釋了資產泡沫期間的高交易量現象。
文章轉自經管學院微信公眾平臺,鏈接為https://mp.weixin.qq.com/s/s4HmpyOG8-EN27nP42E9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