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講堂】人工智能時代的計算機圖形學

主題:人工智能時代的計算機圖形學
主講嘉賓:陳寶權教授 北京大學
日期:2024年5月22日(周三)
時間:上午10:00-11:00
地點:綜合教學樓C棟101
語言:英文
主持人:吳保元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摘要:
物理學家費曼曾經說過:“我不能創(chuàng)造的,我就無法理解。”計算機圖形學(CG)的主要任務是創(chuàng)造/合成一個數(shù)字世界。正如CG之父、圖靈獎獲得者伊萬·薩瑟蘭所言,這個世界要“看起來真實、行動真實、聽起來真實、感覺真實”。而人工智能的核心目標是理解世界并能夠在其中行動。60年過去了,CG尚未完全實現(xiàn)其使命,而當前的AI,即使在其鼎盛時期,也無法充分理解和行動于現(xiàn)實世界。在本次講座中,我將展示CG和AI相互促進的重要機遇。簡單來說,CG能夠為具身人工智能體(AI agents)提供不可或缺的“試驗場”,而人工智能的工具則將讓薩瑟蘭看似遙不可及的愿景變得前所未有的接近現(xiàn)實。
?
主講嘉賓簡介:
陳寶權,北京大學教授,智能學院副院長。陳寶權教授的研究領域涵蓋計算機圖形學、三維視覺、可視化以及人機交互。他已在國際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了200余篇學術論文,其中超過60篇發(fā)表于計算機圖形學領域的頂級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TOG)。陳教授在多個享有盛譽的會議上獲得了最佳論文獎,包括2023年SIGGRAPH Asia、2023年SIGGRAPH(榮譽提名)和2005年IEEE Visualization。陳教授曾擔任《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Graphics》副編輯,ACM SIGGRAPH Asia和IEEE VIS會議指導委員會成員,SIGGRAPH Asia 2014和IEEE Visualization 2005的會議主席,以及可視化和計算機圖形學領域眾多會議的程序主席或委員會成員。
?
陳教授曾擔任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的首席科學家(2016-2021年),目前擔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客座教授。他曾獲得2003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杰出青年學者獎(NSF CAREER Award)、2004年明尼蘇達大學(雙城)McKnight學者獎,以及2014年中國計算機圖形學大會杰出獎。陳教授持有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因其在空間數(shù)據(jù)可視化領域的貢獻,陳教授于2020年當選為IEEE Fellow,并分別于2021年和2024年入選IEEE Visualization Academy和ACM SIGGRAPH 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