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逸杰個展:“慢引弓”
慢引弓
?
藝術家 | 侯逸杰
策展人?|?姚斯青 ?
展期 | 2025.03.14-2025.05.15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TC101 SPACE
?
開幕活動
2025.03.14? 15:30-17:30?
?
導覽??侯逸杰 姚斯青?
時間 | 15:30-16:10
地點 | TC101 SPACE??
語言 | 中文
該活動無需報名
?
漫談
嘉賓 | 姚斯青、侯逸杰、鄧彬彬 (紅樹林畫廊創始人)
時間 | 16:20-17:30
地點 | 駐校藝術家工作室?
語言 | 中文?
?
報名二維碼:
慢引弓
—
?
“在此處,藏身于樹上的少年慢慢地拉開了弓,太陽尚未完全升起,但是晨光已將枝頭的露水蒸發,少年看到箭頭鋒銳地閃爍著七彩之幻。他環顧四周而目標尚未出現,臂力是早就練成的,只需更加凝神靜氣地等待,他一邊告訴自己調整呼吸,另一邊則想象著箭離弦時,目標將立如晨星般隕落。”
?
以上這段話,也許散落自小說《少年俠》(暫定名)的某個篇章,也許是在開篇的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處。主角如大家所見是一位武藝嫻熟的少年,他正在目的地不明的旅程中。在這一章節里,引導著他的不再是指南針、藏寶圖和外部世界的宏偉目標,而是從他的頭腦里自然伸出的一盞小燈,還有一只嗅覺靈敏的動物正在幫助他,神秘的紫色天空中有神秘的計步器,好像是在說:聽從內心的人自有冥冥中的幸運。當一些偶然的挫折來臨時,比如一次失敗的刺殺或求愛,一朵不合時宜的玫瑰與一地心碎,都是旅程中的修行道場,如水流般沖刷著兀自不動的磐石。濺出的水珠為何也是七彩的?大概因為侯逸杰構筑的這世界仍是少年人眼光,于是能折射出令我們驚羨的種種華彩,那是夢想、激情與浪漫仍未褪色的魔力世界,心碎時的哽咽和淚花無比真誠,也是閃著光的美,能將我們卷入另一個時空并與某種理想自我再度重逢。
?
當然,大家或許已經猜到,《少年俠》這本小說的具體段落和主要內容都只存在于策展人的臆想當中,其素材則來源于此次侯逸杰展出的作品以及他拋給我作為題目的“慢引弓”狀態。侯逸杰希望觀者在進入他的畫作、他所構筑出來的具象幻想世界時,能夠有所激發和自由聯想,策展人的這個角色,也許正應該占領“第一觀眾”的席位,做出回應。這一回應同時也可以視為我對侯逸杰工作方法的戲仿和顯化。
?
在侯逸杰充滿活力的藝術探索中,他專注于將提取自當下現實的感受和情緒,和中國文化中的歷史、傳說、寓言和軼事加以結合,并轉換為灑逸精準的筆觸,從而制造出一個在廟堂、路途、山林和江湖秩序間相互拉扯的張力空間。在侯逸杰的備忘錄中,他記下一系列在閱讀和思考過程中捕撈到的短語,這些短語幫助他構思畫面中的視覺形象,并往往成為畫作的題目。在這種有意趣的提取中,武俠小說得以和西部電影相遇,動漫作品的敘事和視覺風格也融匯到他塑造的形象中。在他的筆下,美人魚與行腳僧,機械文明的槍炮與古老靈修傳統的丹藥,奇妙地熔于一爐。漫長的俠客文化也在與流行文化的融合中為我們帶來新的視角和理解力。作為傳統文化心理的凝結物,“俠客”象征著逃逸于律法之外、試圖去尋求一種自為正義的人群,這種尋找既包括了血性涌動的生命激情和勇氣,也折射出人們對實現正義的渴望,侯逸杰認為他們是最趨近于自由狀態的一群人,因而值得進入畫面。當侯逸杰試圖以“重構古代”的方式去釋放本土文明中的潛能和生命力,他同時也就以自己的方式回應著全球化時代下對新的觀念探險的要求。
?
不過,同樣值得指出的是:此刻的慢引弓,也仍然流露了一些與此前創作的細微變化。躊躇滿志的俠客們似乎更多地展示出一種對自身脆弱性的寬容和察覺。而盡管在展廳中所出現的是雙截棍、手槍、刀劍和玫瑰,侯逸杰在自己的冷兵器譜系中,卻獨獨選擇了“弓箭”這種遠距離武器,并進一步提供了“慢引弓”的狀態。在侯逸杰平時的工作中,我想他一定時時揣摩各種武器的質地及使用方式所帶來的動作上的特點,因為善于用線的他總是能進行準確的造型。而“弓箭”在諸種武器中最特別的部分,就在于它不涉及近距離的搏斗,而更傾向于一種有既定目標的自我考驗:通過手心眼的合一射中靶心。在遙遠的周代教育系統中,射箭更作為君子修養的六藝之一,得到重視。這使得“射箭”很早就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隱喻和修行法門,若射不中,則必須反求諸己。因此,在慢慢拉弓的動作中,包含著對瞄準目標的延時判斷,并更多地指向了內在的自反性。畫中原有的戲劇性張力,也就顯得更加不動聲色。對能量的積蓄和隱藏,往往是個比盡情釋放要更加困難的狀態,但也就顯現出藝術家作為整全個體走向成熟的一種進展。
?
撰文/姚斯青
?
關于藝術家
侯逸杰
侯逸杰,199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版畫系,現工作和生活于重慶。
?
在侯逸杰充滿活力的藝術探索中,他專注于將提取自當下現實困境的感受和情緒,和中國文化中的歷史、傳說、寓言和軼事加以結合,并轉換為灑逸精準的筆觸,從而制造出一個在廟堂、山林和江湖秩序間相互拉扯的張力空間。通過對這一空間和其中各式人物行動的呈現,侯逸杰試圖探討人性無法被簡化的不穩定狀態,個體始終必須在與外部環境的摩擦中為自己進行選擇,只傾聽內在的聲音,擺脫對教條和規訓的盲從。
?
個展:
2025
慢引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大學藝術中心TC101 SPACE,深圳,中國
2024
指向秘寶的羅盤,紅樹林畫廊,深圳,中國
2023
日志,紅樹林畫廊藝術家駐留項目,南頭古城,深圳,中國
?
群展:
2025
局外人,紅樹林畫廊,深圳,中國
2023
火焰木,紅樹林畫廊,深圳,中國
“Sprouting!?驛驛其達”版畫藝術的新未來暨周春芽獎學金十三年,龍美術館?(重慶館),重慶,中國
自定義——七個問題,千高原藝術中心,成都,中國
游牧鉆石心,ArtDepot藝術倉庫,北京,中國
2022
貼地飛行·四川美術學院青年藝術家匯報展,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重慶,中國
2021
青年精神——2021中國工業版畫三年展,湖北美術館,武漢,中國
羅中立獎學金·2021年度作品展,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重慶,中國
第六屆中國青年版畫展,中國版畫博物館,深圳,中國
第二屆“禮物”造型藝術學院學生作品展,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重慶,中國
2019
第三屆虛苑國際版畫雙年展,虛苑美術館,北京,中國
千里之行——中國重點美術院校第九屆暨2018屆畢業生優秀作品展,中央美術學院,北京,中國
?
獎項:
2021
羅中立獎學金
第二屆“禮物”造型藝術學院學生作品展,提名獎
未來·星叢——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獎
2020
第八屆周春芽獎學金
?
關于策展人?
姚斯青
?
姚斯青博士,先后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專業及中山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專業。現為定居北京的獨立學者與策展人。她近期聚焦于物質文化史與媒介研究,傾向于與不同知識背景的藝術家一起工作,并期待共同推動一種能夠連接并創造性轉化中國古典及早期現代文明資源的新感性經驗在全球化語境中發生。
?
最近策劃的項目包括:“何處是唐山”,學有緝熙,廣州;“He——徐赫個展”,莫高空間,北京;“女神的多寶閣”,愛慕美術館,北京;“曝書谷”,北丘美術館,南京等。作為評論人,她的文章散見于多個藝術媒體,如Art Review、Art-Ba-Ba等。
?
?TC101 SPACE立足校園,致力于推廣優秀的藝術家和藝術項目,為師生創造觀看、交流、參與當代藝術的場景,是學校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外展示校園文化藝術多樣化的窗口之一。在展覽項目中,運營團隊與充滿創造性的藝術家不斷挖掘空間的潛力,突破空間的外延,打造一個擁有更多可能性和可塑性的校園公共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