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 | 理工學院李鎮教授榮獲CCF-騰訊2019年度犀牛鳥科研基金


獎項簡介
中國計算機大會是由中國計算機學會舉辦的,中國計算機領域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學術盛會。CCF-騰訊犀牛鳥基金于2013年由騰訊公司和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共同發起,致力于面向海內外青年學者搭建產學研合作及學術交流的平臺。7年來,犀牛鳥基金為全球范圍內極具創新力的青年學者提供了解產業真實問題,接觸業務實際需求的機會,并通過連接青年學者與企業研發團隊的產學科研合作,推動雙方學術影響力的提升及應用成果的落地,為科技自主研發的探索和創新儲備能量。值得一提的是,理工學院的黃鎧教授也曾于2005年獲得過CCF海外杰出貢獻獎,理工學院黃銳教授也曾于2018年獲得CCF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二等獎。
截至目前,CCF-騰訊犀牛鳥基金累計收到來自全球17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34位青年學者提交的申請方案,累積資助科研基金項目115項,創意基金項目93項。基金獲得者通過與騰訊業務團隊的深度合作,共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超過600篇,申請國內外專利超過200余項,充分體現了青年學者研究視野的前瞻性、跨領域的融合性及創新科研的引領性。此外,通過與產業應用研發場景中實際問題相結合,青年學者在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有機會將研究成果實現落地應用轉化,從而達到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工程實踐之間的平衡有效連接。
項目介紹
從氨基酸序列準確地預測蛋白質結構及三維折疊,是計算生物學中最具挑戰性的任務之一,也為大大縮減藥物設計時間和實驗成本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本項目旨在利用深度學習進行從頭開始的蛋白質結構預測和結構設計,基于前期工作,主要研究如下四個子課題。1)基于海量氨基酸序列的預訓練模型學習,并將預訓練模型應用于蛋白質二級結構及其他屬性預測;2)基于網絡搜索的蛋白質鄰接圖預測及距離圖預測,并將預測鄰接圖及距離圖結合蒙特卡洛算法或者演化算法進行從頭開始的三維折疊預測;3)基于三維視覺深度學習的蛋白質結合區預測,從而指導制藥設計;4)基于共演化信息矩陣和演化信息生成的蛋白質設計。基于自編碼生成模型生成共演化信息和演化特征,并基于蒙特卡洛采樣得到相對應的氨基酸序列,構成蛋白質結構預測與結構設計的閉環系統。

李鎮教授簡介

李鎮教授分別在2011年和2014年于中山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在2018年于香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先后在2016年和2018年前往芝加哥大學、豐田芝加哥研究院進行訪問學者研究工作。他于2018年9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擔任研究助理教授,并于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擔任研究科學家。他的研究興趣主要是利用深度學習進行蛋白質結構預測,與類腦芯片結合的網絡壓縮與網絡搜索,多模態與小樣本下的醫學數據分析。歡迎對于人工智能、計算生物學等交叉學科感興趣的同學加入課題組進行研究學習,表現優異的可以推薦至騰訊AI Lab及商湯進行研究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