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圖靈獎得主 Prof. Joseph Sifakis 做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大師講堂,帶來了一場題為“自主系統——嚴謹的架構描述”的學術報告。報告指出,當今物聯網的愿景是實現“自主”,即將智能服務更好地集成于系統,且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干預。

?

圖靈獎得主約瑟夫·斯發基斯教授作學術報告

?

基于自主系統的設計問題,Prof. Joseph Sifakis 提出了一種結合系統構架模型和智能體模型的通用計算模型,旨在調理自主系統中“智能體” (Agent) 和“對象” (Object) 的關系。該架構模型可使得系統根據各種突發環境條件獨立實現動態可重構的多模式協調,從而自主完成任務。它結合了五個基本方面,分別是感知、知識庫、目標管理、規劃和自適應。隨后,Prof. Joseph Sifakis 對比了現階段機器自主和人類輔助機器自主之間的差距,體現出構建自主系統的難度。

?

大師講堂現場

?

隨后,Prof. Joseph Sifakis 從自主復雜性、設計復雜性、反應復雜性和架構復雜性等方面,討論了自主系統面臨的復雜性問題。在他看來,嚴格的自主系統設計應該重視準確性,實現“可信賴”(Trustworthiness)和“優化” (Optimization) 的目標。談到“可信賴”的概念,Sifakis 教授借分析誤差 (Error) 和失敗 (Failure) 的區別 (Error is about the judgement. Failure is about?the experiment.) 解釋“可信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容忍失敗的。在 Sifakis 教授看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對自主系統的構建不可或缺,但是現有的機器學習技術在模型的正確性證明方面還有局限性。

?

理工學院院長陳長汶為約瑟夫·斯發基斯教授頒發“大師講堂”紀念牌

?

在總結階段,Prof. Joseph Sifakis 概述了其研究結果:“自主”作為一種廣泛的智能,不應只局限于特定的實現技術,而應強調系統的功能設計;建立可靠和優化的自主系統遠遠超過目前人工智能系統所面臨的挑戰。問答環節中,Prof. Joseph Sifakis 和與會師生一起就機器學習和軟件工程等問題展開討論。

?

理工學院教授與約瑟夫·斯發基斯教授合影

?

內容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提供

特別感謝理工學院黃銳教授與孫正隆教授提供本文修改建議

攝影| 陳鳴(傳訊與公共關系處)??

? ? ? ?馬天泰(2017級經管學院、思廷書院)

排版| 郭文韜(2017級理工學院、思廷書院)

文案| 劉于豐(2017級理工學院、學勤書院)

? ? ? ?鄧晴文(2017級理工學院、思廷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