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后,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師生為躲避戰火,南遷云南等地。岳南在當天“中國文化大講堂”中,以這段顛沛的歷史為切入點,借用音頻、視頻資料,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當時各大學師生與大批知識分子西遷過程中,如何“頭頂烽火,腳踩泥濘”堅持科研、學術研究工作。借此次演講機會,岳南回顧了老一輩知識分子在民族危難中表現的忠貞愛國、不屈不撓的精神。岳南鼓勵中大(深圳)的同學們學習西南聯大師生的學術精神,發揚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

為表達對岳南先生蒞臨演講的謝意,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向岳南先生贈送了“中國文化大講堂”紀念牌及禮物。中大(深圳)學生社團錦灰社、書法社的同學們還贈送了為岳南先生特別制作的書法折扇。除當天上午的講座外,學校還在晚上專門設置了座談會,除參與講座的300多位中大(深圳)師生外,來自龍崗區及深圳市區的20多位市民、讀者也參與了此次座談會。

?

岳南個人簡介:

岳南,原名岳玉明,前臺灣清華大學駐校作家、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1962年生于山東諸城,先后畢業于諸城五中,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美術系文學創作專業,北京師范大學·魯迅文學院文藝學研究生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考古文學協會副會長。岳南擅長將歷史與考古新發現融進自己的文學作品,為讀者重現古帝國文明的光榮與夢想。2012年8月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考古探秘紀實叢書”十一卷為其代表作,此為中國最有影響的考古紀實文學系列作品。與此同時,岳南對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亦有獨特研究,其耗費8年心血創作的《南渡北歸》三部曲出版后深受讀者好評,暢銷不衰,獲《亞洲周刊》2011年度全球華文十大好書冠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