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講堂】John E. Hopcroft 闡述計算機科學的未來
Hopcroft教授先從自己的經歷說起:他畢業于西雅圖大學,在斯坦福大學攻讀了碩士博士學位,后來到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當時大學里還未設立計算機系,我們是第一批創業者。”教授微微一笑,帶著幾分驕傲。正是在他們這批科學家的探索與創新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才有了繁榮發展的今天。
隨后,教授轉入正題:計算機技術正在經歷新的革命。大屏幕上打出了他心中未來計算機科學發展的方向:追蹤社交網絡中族群的發展,推動大數據信息流,處理高維問題……許多新鮮的名詞令我們感到興趣盎然,又有些目不暇接。
演講并沒有止于浮光掠影的簡介,教授選取了一些他感興趣的話題,以盡可能深入淺出的方式為我們闡述個中奧秘。稀疏向量,可以廣泛應用于生物學、電路故障等各大領域;零知識證明,就是指在不提供任何資訊的情況下證明找到了問題的正確解法,使得交易雙方都可以放心參與;社交網絡信息的分層,在對臉書的分析中收獲了四個層次,其中兩個明確對應了宿舍與班級。雖然我們一時間還難以參透許多專業知識,但著實被計算機技術神奇的奧義與廣泛的應用所折服。
最后,教授總結了未來計算機科學發展的三大基礎:大容量樣本的分析,高維的理念以及機器學習原理。“這個世界在飛速變化著,你們會是其中的 big role。”教授用再一次對我們的期許結束了這一場內容豐富、專業性極高的講座。
而我們收獲的并不僅僅是專業知識。“聽了這場講座,我突然對這學期的計算機課好期待。”同行的金盛同學告訴我。Hopcroft教授在同學們的心中播下了一粒小小的種子,相信許多有志于在計算機專業領域發展的同學們定會在未來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呵護這顆種子茁壯成長,成為可以教授期許的big role。
Hopcroft教授(右二)與徐揚生校長(左一)、同學們合影。
主講嘉賓簡介:John E. Hopcroft 是康奈爾大學工程與應用數學IBM教授。他于1961年獲得西雅圖大學理學士學位,1962年和1964年分別獲得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他研究的領域為計算機科學理論。1994年到2001年,他曾擔任康奈爾大學工學院院長。他還是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是美國科學促進協會、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計算機協會、工業及應用數學協會會士。1986年,他因杰出的研究成果而獲得圖靈獎(A.M. Turing Award);1992年,布什總統任命他為監督美國科學基金會的美國科學委員會成員,直至1998年5月卸任。他還獲得大量獎勵和榮譽學位。曾擔任微軟亞洲研究的技術顧問委員會成員,并擔任德里印度理工大學(IIIT Delhi)和西雅圖大學工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中國科學院將其遴選為愛因斯坦講席教授。?
文字:虞恒力
攝影:李博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