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 | 理工學院周艷教授:好的課堂是“教學相長”
? ? ? ? ?周艷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物理學副教授, 中國科技大學理學學士,香港理工大學碩士,瑞典皇家工學院博士。?
? ? ? ? ?周教授在2016-2017學年負責主講兩門課程:PHY1001 –力學與PHY2001 –電磁學,他努力在教學上有所創新,在講解物理基本原則的課堂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運用比其他課程更多的元素去展示,及使用多媒體演示的方式去演繹。
?
?
? ? ? ? 好的課堂是教學相長
? ? ? ? 當被問到需要用一句話來描述一下自己的時候,周艷教授直言道:“我覺得我比較熱愛教學。”之所以選擇當老師與周艷教授的家庭環境有一定關系。他的父母都是老師,而周艷教授在修讀博士學位的時候很熱愛科研。他說:“相對在企業就職的話,從事科研和教學比較自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研究方向,受到的束縛比較小。”?
?
? ? ? ? 熱情和有態度的才是好老師
? ? ? ? “好的老師應該對教學,對課堂充滿熱情。其次我認為換位思考也是一個好老師應該具備的能力。老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構思他的課堂,去考慮如何傳達知識、解答問題。” 在周艷教授的心目中,好老師最主要的一個衡量標準是態度。他深信“教學相長”,在教學生的過程中,老師也能學到很多東西。在傳遞知識的同時,好的老師會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比如增加一些圖片視頻,或者是一些教學演示,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拿物理課來說,這是非常有趣的學科,它和現實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覺得物理和別的學科,比如說數學,是存在一些區別的。物理就應該是有趣的,是能引起學生注意的。所以從一個老師的角度來講,我覺得物理課里除了應該傳達知識外,還應該讓同學們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所在。
?
? ? ? ? 求學須有明確的規劃
? ? ? ? 在回首自己的本科階段時,周艷教授表示自己已經有明確的規劃。“”當時我所在的中國科技大學出國氛圍很濃,我從進校開始的規劃就很明確,想要出國讀研究生。職業規劃這方面當時沒有想的太多,但是確定自己是要出國讀碩士和博士的。”?
? ? ? ? 周艷教授本科所學的專業是空間物理。空間物理是一個很有趣的學科,它探討空間、太陽系、甚至更廣范圍內的物理現象。但是與應用物理相比,空間物理和生活的關系沒有那么緊密,比較理論化。而就如何選擇海外大學深造,周艷教授也有清晰的標準。“申請研究生的時候我想選擇一個和實際應用更密切的專業,所以選擇了香港理工大學的應用科學。當時研究生的導師鼓勵我說,應該去國外長見識,讀博士應該選擇歐美的大學,并且他覺得歐洲美國各有特色,不能說哪個更勝一籌。我當時拿到了很多美國的offer,包括Georgia Tech (佐治亞理工學院), 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都是很好的選擇。最后我選擇了瑞典皇家工學院,選擇了歐洲,首先是因為我想體驗一下不同的文化,更重要的瑞典的那個導師研究的內容我比較感興趣,是關于新一代的存儲器。我覺得這個課題一是離實際生活比較近,二是和我之前所學的知識能夠銜接上, 所以綜合考慮之后,我選擇了這個學校。當然,從公眾的名氣來看,美國的學校知名度會更大一些,但是我個人是更偏向于從課題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學校的選擇。”
?
? ? ? ? 發展潛力和國際接軌的辦學理念吸引了我
? ? ? ? 周艷教授表示發展潛力是他當初選擇來港中大(深圳)任教的重要原因。“當時我面試的時候,和徐校長單獨聊過一個上午。他在百忙當中能抽出這么長的時間面試一個比較年輕的老師,讓我覺得這個學校是很注重老師篩選的,很注重教師的質量。”?周艷教授覺得大學從建校一開始就把教學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很嚴格的控制教學的質量,教學素質是很有保障的。“我認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很多學校是不一樣的,從領導層能感覺出來,這種辦學理念和管理思想都是和國際一流大學接軌的,這是很吸引我的。”??
? ? ? ? 周艷教授曾在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授課,他講過量子力學也講過“現代史對人類社會影響”的通識課。我覺得港中大(深圳)學生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綜合的人文素質都不輸任何一所國內外的一流大學。同時,我們的學生態度都特別好,待人謙虛有禮,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們學校全人教育這個理念的體現。我特別榮幸能和這些優秀的同學們待在一起,讓我對教學也特別有激情和樂趣。
?
?
1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了2017年度頒獎典禮,首次設立“校長模范教學獎",以表揚優秀教師中的代表,周艷博士為獲獎者之一。
?
言說艷艷
Q: 從內地到香港再到歐洲,您認為在您的整個求學經歷中,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A: 我覺得每一個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都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我給同學們的建議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時間,無論在什么環境下,在哪個國家或者是哪個研究組,都能發現他的特色,都能學到很多知識,積累很多經驗。更重要的是要有生活、學習、工作的激情。要適應當地的環境,爭取學習當地的文化和當地的語言,既是對學習的一種促進也是很重要的一種經歷。
?
Q: 您覺得同學們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自己?
A: 就不足的方面而言,我認為同學們應該用一種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大學的學習生活,更注重自己真正得到了什么知識,努力去尋找自己的興趣點,而不僅僅著眼于眼前的成績或者說GPA。
?
Q: 2018年,您對自己有什么期待?
A: 一方面,我期望我在科研上能有一些比較好的成果,能發表一些好的學術論文。另外一方面,能繼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爭取能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有趣,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
撰稿| 徐天翼(2016級理工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