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本科畢業生訪談 | 吳思林——遇見更好的自己
吳思林
2014級經管學院&逸夫書院
市場營銷專業
高中畢業于惠州市第一中學
畢業后將就職于大疆創新
?
? ? ? ? “回想四年前,你對大學有什么期待呢?”
? ? ? ? “記得當時在時光膠囊里留下的那句話'希望遇見更好的自己',很好聽也很空泛。寫的時候對大學還很迷茫,四年前是一句話,四年后已是一幅圖。”
? ? ? ? 四年如白駒過隙,她在公益的叢林中開辟新徑,在商賽的重重險阻前披荊斬棘,在實習的旅途中遍覽社會生態的多樣性,不知如今的她,是否遇上了那個想象中的自己。
?
? ? ? ? 深度公益行
? ? ? ? 大學四年若提煉出關鍵詞,“公益”二字定占據大片江山。從創立運營公益社團,到與社會各界力量合作發聲,在這片初心和作秀交織的紛擾叢林中,她用自己的方式不斷探索創新而可行的公益路。
? ? ? ? 雖身為微光公益創始團隊成員 ,吳思林一開始對公益的認知其實不算太深刻,唯一有些相關的經歷不過是高中曾參加過青協。初入學校時,這里的社團還很少,一切的起因其實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想法: 幾個小伙伴聚在一起,覺得大學里應該有一個公益參與平臺。 就這樣,港中大(深圳)的首個公益社團就這樣愉快地誕生了。
?
2014年,吳思林在梅州五華大嵩小學支教
?
? ? ? ? 在微光舉辦的眾多活動中,支教是一個重點。可泛泛支教是否會與其他團隊雷同?于是她和社員們經過多次討論,最終決定充分立足學校優勢,走英語特色教育路線。以語言為切入口,打開一扇外國文化的窗,拓展孩子們眼中的風景邊界。為了給孩子們帶來更多收獲,她和她的微光團隊將主題性、體驗性、多樣性的課堂設計理念帶入梅州五華、四川康定等地的鄉間教室。在課上,她教孩子們現場做三明治沙拉,在與食材的親密接觸和味蕾的余香中體驗不一樣的異域文化知識。
? ? ? ? 親臨實地的支教經歷讓她對偏遠地區的教育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在她看來,留守的孩子們急缺的不再是物質,由于各界的捐款,校舍和設備都比較完善。但學習習慣和課外知識都還需要有人來引導。最令她想不到的是,雖然孩子們獲取信息資訊的渠道有限,可對娛樂業方面的了解和對明星的認識卻一點不輸城里娃,“在兩年前那個時候,他們就已經對TFboys,EXO等明星相當熟悉了。”教育沒填補上的空白,倒是被娛樂快速搶占,她有些哭笑不得。
? ? ? ? 一年,兩年,埋頭用心播種著公益理念,孕育一個個公益小活動,偶然抬首,驚喜于點點綠芽充盈視野。原本吳思林覺得公益是一件很小眾的事,傳播度低,參與度也不高,但同學們心底的公益種子漸次蘇醒,活動越做越大,今年圣誕支教收到了逾百份申請,社會企業、公益創新、跨界合作等專業概念被廣泛認知。
? ? ? ? “這也是微光的意義所在。”吳思林微笑著。
? ? ? ? 始于社團,卻不止于此。在作為微光代表參與活動時,她接觸到了恩派創新實驗室,并開始探索與社會力量和企業力量相結合的公益道路。她參與探索了恩派、騰訊等所支持的首屆中國信息技術公益聯盟的成立以及峰會策劃,更是參與編輯了國內首本《中國信息技術公益發展白皮書》 的初版和第二版。
? ? ? ? “用信息技術解決社會問題,這樣的理念很打動人”,她這樣描述參與其中的感受。
? ? ? ? 與此同時,她還擔任了順豐公益蓮花助學項目的學生夢想大使,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她從分享者到籌劃者,從主持活動到校園推廣再到大使招募幾乎十項全能。她還與多名順豐高管奔赴全國多地,策劃的夢想分享課堂影響了超過2000?名貧困中學生。思林為她們種下一顆顆夢的種子,待它們長出天窗。
? ? ? ? 2017年暑假,她加入ABC美好社會咨詢社剛成立不久的深圳分社,用三四個月的時間,為深圳市最大的公募基金會提供了完整專業的戰略和人力資源咨詢服務。今年元旦,她還到廣州為支持線上籌款參與24小時公益跨年跑。
? ? ? ? “作為唯一一個全是女生的挑戰組,很多現場的參賽選手都認識我們這個獨特的八人組。”思林說到:“參加比賽本來只是為了支持公益 ,并未考慮名次之事,最后跑的成績倒也還不賴。”
? ? ? ? 對公益的熱愛與探索,她從未停歇。
?
? ? ? ? 商賽大豐收
? ? ? ? 作為經管學子,商賽常常是繞不開的話題。提及Sauder Summit?全球商業案例分析大賽的那一段經歷,她感慨道,“真的可以說是非常難忘”。 不僅在于最終的比賽過程,更在于為此而準備時的艱辛的培訓征程。
? ? ? ? 從商賽后備隊被選中后,她所在的新生隊伍就在林碧蓮教授的帶領下開始了魔鬼式的備戰培訓。“在那段時間里,每周要做兩個4小時case,一個24小時case”,全程用錄像記錄下來交給碧蓮老師過目,反饋,繼續練習。熬夜練習早已習以為常,(組員們甚至還購買了傳聞中“護肝片”),就連春節假期,也仍要保持訓練狀態,“回家也還是要看資料,做PPT”。問及是否會在高壓下抓狂時,她笑道:“最初應該是碧蓮老師比較抓狂吧,尤其是看到我們做的過程和交付方案的時候。不過,這個過程的確很痛苦,沒有隊友和導師的陪伴一定是堅持不下來的。”
吳思林(右二)和隊友們參加尚德全球案例分析大賽
?
? ? ? ? 當整個團隊都疲累的時候,林碧蓮教授也會講講她自己以前在咨詢行業的工作經歷,一天5小時以下的睡眠是家常便飯,忙起來節奏緊張如備戰一般, 聽起來不可思議的清奇作息,卻是咨詢人的真實狀態。在碧蓮老師的激勵下,整個團隊像打了雞血一般,碧蓮老師則是團隊的精神支柱。
? ? ? ? 最終在賽事上的卓越表現似乎是水到渠成,在限時限網的條件下,小組成員分別為三個真實商業案例設計產品營銷方案,進行共計60?分鐘的全英匯報;與沃頓商學院共同晉級小組賽,最終完勝英屬哥倫比亞商學院獲積分賽第二名。最令人振奮的便是在小組賽第一輪后,其中一位評委在休息時間專門找到吳思林所在的小組,對他們的方案進行了進一步的討論交流,認為其提案是十分創新合理的,這樣的“開小灶”無疑代表了評委對這支初次參賽隊伍的極高賞識。
? ? ? ? 然而比賽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在拿到第二輪關于產業升級的案例時,她和組員都有些懵,這個點恰好擊中了之前訓練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整整四五個小時,全組人幾乎沒有一點思路,她聽著商賽金貴的時間滴答,滴答地流逝,卻只能坐著干著急,“心里很煎熬”。突破點發生在第七到第八個小時,此時計劃進度已經延滯,每個人都把自己抽打成高速運轉的陀螺,平均不過只休息了一個小時 ,高強度的壓力與腦力勞動下,身心都經受著巨大的考驗。
? ? ? ? “所以說身體好真的很重要”,思林平常喜歡外出走走逛逛,參加過女子50km騎行,在英國埃克塞特交換時還加入了戶外徒步俱樂部,每周外出運動,因此擁有健康的體魄,還被舍友評價是做咨詢的身體。健康的生活習慣與良好的身體底子成為了吳思林的優勢。
? ? ? ? 24小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上臺,站在PPT前,所有的自信從容,所有的激情澎湃,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下臺,一瞬間,24個小時連軸轉的疲勞爆發,此時吳思林唯一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好好睡一覺。
? ? ? ? 這次商賽經歷無疑帶來了巨大的成長,除了簡歷上耀眼的一筆外,她收獲的更是咨詢的思維,全面深入解決問題的分析能力,以及應強大的抗壓能力,這為她在ABC的公益咨詢工作,以及日后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過出人意料的是,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也許既無關公益,也無關咨詢。
?
? ? ? ?堅定工作心
? ? ? ?工作還是留學,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但在她這卻并非如此糾結,早在大一下她就基本確定不申研。大二確定念marketing專業,由于專業的實操性強,導師們都推薦先工作。之前的實習體驗也相當友好,這都導致吳思林選擇畢業就工作。
? ? ? ?問到為什么不讀研深造時,吳思林表示她沒有想好自己想要從碩士學位里獲得什么。“在沒有想好之前,我寧愿不要讀”。外表溫婉親和的她始終保有一份內心的獨立和堅定。
? ? ? ?去年11月起開始在大疆創新實習,她也即將要在這里迎來第一份正式工作。只不過是在一個有些出乎意料的崗位,與原本的marketing專業差異相當大,在這個新領域里很多東西都要從頭學起,“痛苦并充實著”。
? ? ? ?談到近幾年的規劃,她說:“(大疆)里面有很厲害的師傅帶,會多多學習,想嘗試不同領域,適應好不同角色,再細分下去,找到自己的優勢與興趣”。
? ? ? ?過去豐富的咨詢經驗,吳思林并沒有把它們拋下,而是把從中所學內化為一種思維工具。而公益的旅程,她還會繼續前行。
? ? ? ?猶記當初在時間膠囊里所寫,希望遇見更好的自己。吳思林說,大學四年就是一個把這句話具象化的過程。現在回想大一時光,除了微光公益外,身為OSA學生助理的她在社團少但活動多的信院時代生活的有聲有色,舉辦寢室文化裝飾大賽,在Running Man趣味運動會上瘋玩指壓板、撕名牌,還有享受書院特色的高桌晚宴,English club等等。吳思林覺得自己在大學生活里收獲良多。
? ? ? ?作為學姐,她建議學弟學妹們無需為人生的各種可能性而焦慮,“其實大可不必,不如好好去享受,去體驗各式生活。畢竟,前路還長。”
?
采訪/ ?鄢然(2017級經管學院學生)
排版/ ?吳秋呈(2015級經管學院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