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灰色連帽衫、黑色雙肩背包、黑框眼鏡,三十來歲的他,看起來卻和學生別無二致 。課堂后,他耐心解答。課堂中,他橫跨三個白板,一支馬克筆就能讓撲朔迷離的數分問題化繁為簡。他是這學期包攬大一理工學院數學課的 Mario。

?

? ? ? ? 黃俊波博士于2008年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獲得純數學專業的理學學士學位,然后分別于2009年和2014年在滑鐵盧大學獲得數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013年,他獲邀到在愛荷華州立大學舉辦的美國數學學會部門會議進行學術演講。2014年,他在滑鐵盧大學的數學院擔任學科教師,講授代數和工程線性代數。2016年6月,他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擔任講師。他的研究興趣主要分布在代數組合學,用代數方法去學習包括圖在內的離散結構。

?

Follow your heart

? ? ? ? 我一直想留在大學,剛開始做一些研究工作,后來慢慢接觸一些teaching assistant的工作之后發現:相比于研究,education也很有意思。我會跟著自己的興趣走,做自己喜歡的事,也許不會有最好的結果,也許只是 just so so, 這個過程也是享受。如果我覺得一件事我應該做,那我就去做了。不會太考慮努力之后會白費。

? ? ? ? 記得Steve Jobs曾經說過一句話,大意是要相信自己的選擇“and follow your heart”(原句:“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但是follow my heart不是隨意,還是要分析驗證一下。我是比較謹慎的,會比較理性的分析事情有何利弊,再走后面的路。

? ? ? ? 我喜歡做什么,我就選擇做什么。在喜歡和有用之間,我永遠選擇喜歡。但我理解,這句話也未必可以很輕易的說出,畢竟每個人的條件、和所處環境不同。

?

黃俊波博士的課堂

?

停下來,做權衡

? ? ? ? 對于把GPA 看得很重的現象,其實我能理解,很多同學在當初選擇這所學校的時候,就有出國深造的打算,申請的時候 GPA 是很重要的一個要素。盡力了就好。不需要太勉強,太強迫自己追求GPA,可能會犧牲健康、愛好等等。

? ? ? ? 我大學的時候,不會花所有時間學習。課間會去圖書館寫作業,晚上回家看 NBA,也會打游戲, 但不沉迷。其實學習之外我的愛好蠻多。相對來說,加拿大的觀念會更平衡你的整個人生,國內比較實用主義,更看重學習、技能的需求,我不能說哪種對,我只能說我選擇走哪條路。

? ? ? ? 去年第一次教 analysis2的時候,挑戰挺大的。自己會花很多時間看課本、備課。但也很清楚,生活不止有教學,會自己找一個平衡點,喜歡把工作和生活分開。

? ? ? ? 無論是現在的學習還是以后的工作,事情總是做不完,也永遠做不到最好,總有改進的地方。當你決定是不是要從 A-提升到到 A ,做 GPA 0.3的躍進,也應該想想 GPA 是不是我唯一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中自己又失去了什么呢? 如果是我,就會停下來做一下權衡,想想為何而努力,又將向什么方向走?

? ? ? ? 而對于哪一方面更重要,沒有絕對的答案,考慮清楚自己追求什么。

? ? ? ? 人生的選擇很難說絕對正確,也許你現在覺得正確的路,以后回想起來不一定正確。現在覺得不怎樣的路,也許以后會覺得很舒適。

?

希望我的學生在思維上沒有約束

? ? ? ? 我希望我的學生是open-minded ,在思維上沒有約束,能夠接受更多新穎的東西。但前提是不盲目。在學習上,要懂得怎樣提問。數學是有一套比較客觀的準則但不要把所有東西看為唯一標準。比如,0是不是自然數 ,很多時候是為了研究的方便,但很多同學覺得和以往認知不一樣而annoyed。

? ? ? ? 每個人對于專業的愛好和學習等各方的能力不同 ,但都應該從細節遵守規則和秩序,有社會責任感。作為一個人,夠好就好。

?

?

簡問簡答

Q: 在加拿大執教兩年后,您為何回到國內,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任教?

A: Master和PhD的時候,身邊有很多港中大的朋友,與中大的connection最多。幾年前家人回國,覺得自己也該回國了。剛好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又與中大有淵源。

?

Q: 在課后與同學們的交流過程中,有令您印象深刻的同學嗎?

A: 當然有,是那種下課之后向我提出“你的做法可以推廣”,會做一些generalization且思維比較發散的同學,也會對一些同學的英文水平感到驚訝,回想自己18歲在加拿大時也沒有這么好的水平。

?

Q: 這學期您主講的微積分和數學分析這兩門課程有什么區別?

A: 微積分注重定理、技巧的使用,而不是定理的來源;而數學分析是從零開始,注重發展、拓展理論。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學生先學calculus,有一個基礎再學analysis。

?

Q: 覺得自己是個有趣的人嗎?

A: 我希望自己是個有趣的人。

?

Q: 對自己有什么期待嗎?

A: 努力,但不期待。

?

?

撰稿 | 許嘉凝(2017級理工學院學生)

排版 | 張哲元(2015級經管學院學生)

? ? ? ? ?李依潔(2016級經管學院學生)

編輯 | 何東立(2016級人文學院學生)

圖片由港中大(深圳)傳訊與公共關系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