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石川教授:從量化投資到高等教育,跨界創造長遠價值
石川是一位跨界青年學者,集量化投資專家、社交媒體意見領袖、北京量信投資創始合伙人與首席科學家,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工程本科專業負責人于一身。從投資界到學界,再到公眾輿論場,石川教授在不同領域都樹立了專業影響力。

石川教授的學術與職業履歷頗為亮眼:他于清華大學取得工程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后于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旅美期間,他曾在 Citigroup、Oracle 以及 P&G等公司從事數據分析工作,積累了扎實的商業實踐經驗。2015年回國后,他作為合伙人共同創立了北京量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開啟了在金融投資領域的十年實踐。他擅長運用金融數學工具,專注于因子投資和資產配置。他著有《因子投資:方法與實踐》,這是首部中文系統化因子投資著作,自2020年出版以來已印刷10次,被多家券商和私募機構列為內部培訓教材,成為聯結學界與業界的重要橋梁。
盡管已經在行業中取得了諸多成就,石川教授始終在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實踐智慧、專業知識及學術洞見沉淀為更具社會影響力的知識分享,讓更多人從中受益。這個想法促使他在公眾傳播和教學領域深入探索,并思考量化投資更深層次的社會價值。

?
知識分享的價值:從社交媒體到課堂教學
自2015年起,石川教授通過微信公眾號和知乎平臺持續分享量化投資的相關專欄文章,不僅梳理了自己的學術觀點和投資思路,還通過與讀者的互動獲得了新的啟發。他在社交媒體平臺擁有超過20萬粉絲,系列文章點贊量、收藏量、閱讀量破千萬。2022年,他被知乎平臺評選為年度新知答主;2024 年,他入選電子工業出版社旗下 IT 品牌博文視點 20 周年 20 人,同時入選的包括搜狐創始人張朝陽、人工智能專家周志華教授等,代表過去20年里20位最具影響力的作者。

電子工業出版社旗下 IT 品牌博文視點 20 周年 20 人榜單
盡管這些身份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學術獎項,卻讓石教授從中感受到了分享知識的快樂:“知識分享是我心底認同的價值觀。我從 MIT 畢業那年,畢業典禮邀請的嘉賓是可汗學院的創始人 Sal Khan,他的觀點’讓所有人享有免費的世界一流教育’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此外,MIT 的 OCW 也無償把全校的課程都發布到網上。這些都潛移默化的塑造了我的價值觀。通過知識傳播,與讀者交流思想、碰撞觀點,不僅實現了自我價值,也為高壓的量化投資工作帶來了難得的放松?!?/p>
2024年,石川教授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工程本科專業負責人:“教學是更深層次的知識分享。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幫助學生少走彎路,并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更好地結合起來?!八麖娬{,金融工程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學生不僅需要扎實的數理基礎,還需要對金融市場有深刻的理解。而他的跨界經歷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指引,也為港中大(深圳)金融工程學科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課堂之外,石教授熱衷于參加學生交流活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金融工程和量化投資的核心內容,厘清當前行業的人才需求和未來發展趨勢,消除信息不對稱性。金融工程尤其是量化領域的學習內容較為繁雜,學生容易缺乏明確的學習主線,石教授希望通過這些交流活動,盡早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知識框架,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有針對性。

給學生分享量化學習建議的 PPT
?
鼓勵學生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挑戰
金融工程的核心在于數量化思維和工程化體系,數量化思維要求扎實的數學、統計學和機器學習基礎,而工程化體系則強調對編程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與傳統金融不同,金融工程通過數據分析和模型構建,試圖在復雜的金融市場中發現價值。
然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學生的擔憂也接踵而至:數據分析和模型構建這類標準化流程的工作,AI是否會比人類做得更好?未來的職業發展是否會受到威脅?
石川教授強調“金融市場和AI已成功應用的其他領域相比,有兩個重要差異。第一,金融市場的信噪比很低,信號常常被大量噪聲掩蓋。第二,人們在利用微弱可預測性的套利行為中,不斷削弱市場的非有效性,從而使市場變得更有效。換言之,人們對可預測性的挖掘和利用,改變了數據生成過程。”
他以AI識別動物圖像為例進行對比:“在圖像識別中,機器學習模型通過大量數據訓練,能夠準確識別圖片中的貓或狗。這是因為,與環境背景(噪聲)相比,貓或狗作為主體(信號)的特征非常明顯,且這些特征相對穩定,不會因AI的學習而變化。然而,金融市場的情況截然不同——信號微弱且動態變化,噪聲干擾極大,這更需要投資者在金融理論框架下結合自身經驗與先驗知識,剔除噪聲,做出科學決策。盡管AI能夠自動處理海量數據、完成重復性工作并提高投研效率,但它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經驗和跨學科的綜合判斷?!?/p>
因此,石教授鼓勵學生在掌握數理和計算機知識的同時,加強對金融和經濟學理論的掌握,只有在理論框架下應用復雜的模型和算法,才能在 AI 時代的競賽中保持優勢。

?
DeepSeek出圈的啟示:量化投資的社會價值
2025年初,由幻方量化孵化的DeepSeek引發全球關注,其創始人梁文鋒從量化投資向大模型技術的戰略轉型,也讓大眾開始關注量化投資、人工智能技術與大語言模型之間的關系。
幻方量化是國內量化投資領域的領先私募機構,而在量化投資中,挖掘和處理海量的高頻數據至關重要,幻方量化因此搭建了高效的AI算法深度學習平臺。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和優化,幻方量化成功孵化出DeepSeek大模型,并逐步將其擴展到更廣泛的社會應用領域。例如,在市政服務和惠民領域,DeepSeek的技術顯著提升了辦事效率。
“是的,DeepSeek 的背后代表著幻方從技術到應用的跨界思維?!苯栌?DeepSeek“出圈”這個話題,石川教授同時列舉了海外的一個例子:“Marcos Lopez de Prado 是全球量化投資業界以及金融工程學界的一位重要領袖,一直致力于推動通過科學的方法將 AI 應用于投資實踐。他于近日被西班牙授予了代表著最高榮譽的騎士勛章,以表彰其對于社會所做出的杰出貢獻。這件事情在投資圈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標志著量化作為一個職業的公眾形象正在向積極方向轉變?!?/p>
石教授指出,無論是幻方孵化出 DeepSeek 還是 Marcos Lopez de Prado獲得騎士勛章,它們都為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生和從業者提供了重要啟示:“量化投資和金融工程的價值遠不應局限于從二級市場中獲取超額收益。通過負責任地使用數學模型和技術創新,不僅能夠突破金融市場的邊界,更能服務于公共政策制定、稀缺資源分配以及更廣泛的社會需求,為社會創造持久價值?!?/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