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專訪 | 姜易函:每個選擇都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
?
· 編者按 ·
? ? ? ? 哈佛大學有一句名言:"當你為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忙碌的時候,就沒有時間為自己不想要的東西而擔憂了。" 人生路上,誘惑叢生,荊棘攔路,但我們要堅持選擇自己最想要的。
? ? ? ? 本期“正青春·畢業生專訪”帶你走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生姜易函,與你分享他在大學的選擇之路。
?

姜易函
2016級人文社科學院翻譯專業
學勤書院
高中畢業于杭州二中
畢業后將赴利茲大學修讀哲學碩士課程
?
聽從內心的聲音
? ? ? ? 或許對于不少人來說,一個翻譯專業的本科生做出攻讀哲學碩士項目的決定,有那么一點意料之外的感覺。姜易函已經收到了利茲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北伊利諾伊大學的offer,并決定在2020年9月前往英國利茲大學攻讀哲學文學碩士學位。
? ? ? ?當被問到為什么選擇哲學,姜易函給出的回答很簡單:“我對哲學比較感興趣,然后未來職業可能是在大學里當老師,我比較喜歡那種工作狀態,總之,我覺得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挺好的。”?
? ? ? ? 姜易函坦言哲學一直是自己的“心頭好”。在高中時,他已經泛讀了主要的哲學著作。在大一下學期,修讀了由Dr. Christopher Kluz主講一門通識課——“與人文對話”,讓他重拾對哲學的興趣,對哲學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開始思考未來碩博往哲學研究方向發展。
? ? ? ? 哲學論述并不易讀,有時一個小時也看不了幾頁,但一旦看懂了,就會覺得豁然貫通,這種痛并快樂著的感覺,姜易函常有。他最喜歡的三個哲學家是尼采、薩特、莊子,從他們那兒,他對于什么是“理想的生活”、“怎樣去生活”有了更多思考。薩特曾言:“人是受自由之苦的。”人擁有自由的意志、選擇的權利,也必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后果,因此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應該聽從內心,做真正想做的事情。于是,姜易函聽從內心真實的想法,選擇了哲學。“哲學對于一般大眾來說,看起來時沒有非常實際的價值,但是我覺得它有它存在的價值,有研究的價值,因為它對社會、對一個人的人生有啟蒙價值,這是我覺得有意義的?!?/p>
? ? ? ? 在一個重物質的時代里,哲學與金錢、權力、地位似乎都不太搭邊,姜易函也未嘗沒有考慮過未來的經濟收入、發展方向。雖然未來收入或許算不上高,但是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圍內,而且哲學是他所喜愛的,在大學任教的生活狀態也是他能接受的。“路子窄,確實是這樣,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就只有去讓自己在這條路上做到最好?!苯缀J為成為一個優秀的做哲學的人,收入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

?

畢業季留影
?
有的放矢,盡力而為
? ? ? ? 為了學習更多哲學知識,并為申研做準備,在校內,姜易函修讀了哲學作為輔修專業,并在大二暑期在杜克大學選修了兩門哲學課程,大三上學期,他去往蘇格蘭圣安德魯斯交換繼續學習哲學。這些經歷讓姜易函對國外的哲學教學水平有了了解,還認識了一些哲學老師咨詢申研問題。
? ? ? ? 為了兼顧哲學課程學習,姜易函幾乎每個學期都是6門課滿學分,有時還需要修7門課。面對不小的課業壓力和有限的精力,姜易函強調“盡力而為”,他會選擇將重心放在未來的主業——哲學上,將更多時間和精力分配到讀研相關事情上。
? ? ? ? 即使課業忙碌,姜易函的課余生活依然豐富多彩。在校期間,他參加了英語辯論隊,這段經歷讓他收獲頗多。辯題涉及政治、經濟、歷史各方面,與此同時需要閱讀大量的英文材料,這些經歷不僅擴充了他的知識面,還鍛煉了演說能力和思辨能力。姜易函曾參加上海國際辯論公開賽(SIDO)和亞洲聯合辯論錦標賽(UADC),在比賽中他認識了許多來自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增進了對西方國家的了解。
? ? ? ? 除了活躍于辯論賽場上,姜易函也常常出現在籃球場里。他曾參加籃球社團,平時跟著教練訓練,有時也會出去打友誼賽。談到大學的精彩瞬間,姜易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2019年的書院杯籃球賽,他所在的學勤書院隊贏得了冠軍。
?
感動與感恩
? ? ? ? 在學習和申研中,姜易函很感激學校老師們的幫助,尤其是哲學老師們?!八麄兌际欠浅1M職盡責的老師,”不論是教學質量、學術水平,還是對他的幫助,姜易函都印象深刻。姜易函常常會找老師們聊天交流,關于研究生、博士的一些疑惑,老師們都一一耐心回答。在姜易函看來,比起普通高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老師和同學們的關系更加親密,亦師亦友的相處模式讓他對未來發展有了一個更清晰的方向。
?

姜易函與人文社科學院Christopher Kluz博士
在學勤書院高桌晚宴上合影
?
對學弟學妹說:
? ? ? ?“GPA在申研時候非常重要。學弟學妹們以后就不管干什么,我覺得GPA還是從一進學校就要抓緊?!?/p>
? ? ? ? “可以去上一上Lucas老師的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研究的話題是關于人類的存在。它的主題就是把哲學拉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去思考要怎樣去生活,我覺得對于每個人來說,怎樣去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話題,上完這堂課大家會產生一些思考?!?/p>
?
? ? ? ?采訪、撰文:甘笠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