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專訪 | 王捷:科研是一場長跑,要勤于思,敏于行
· 編者按 ·
? ? ? ? 春秋·魯·孔丘《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勤于思考,行動要敏捷干練,但說話要謹慎。換句話來說就是,多做多想少說話。
? ? ? ? 本期“正青春·畢業生專訪”帶你走近港中大(深圳)2020屆本科畢業生王捷,與你分享他在大學學習與科研的經歷和點滴感悟。

王捷
2016級理工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逸夫書院
高中畢業于深圳紅嶺中學
畢業后將入讀佐治亞理工學院工業工程博士項目
? ? ? ? ?剛進入大學時期的王捷,和大多數人一樣,感到有些困惑和迷茫,并沒有明確的目標。不過,那時他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在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后會去學習一些額外的數學課來充實自己。在后來的學習中,他發現大一、大二階段把數學基礎打扎實會對未來的學術研究很有助益。大學的生活豐富多彩,談到自己立志于科研的緣由,王捷表示,大一暑期羅校長講授的線性代數課程給了他很多啟蒙,比如矩陣分解在大數據中的應用。這門課程結課后,他對從事科研產生了一些興趣,也有了對未來讀博士的初步規劃。
充實的科研經歷
大二開始進實驗室,連續三年在頂級會議發表論文
? ? ? ? 大一結束以后,王捷就開始在學校的網絡編碼實驗室從事關于信息論(Information theory)的科研工作,這是他在大學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經歷。他說,做研究的初期并非一帆風順,當時每周都要花費很多時間補充做研究的基礎,比如要自學很多高階的數學知識來鍛煉推公式的能力。在整個大學生涯中,王捷最想要感謝的是楊升浩教授。”作為科研道路上的啟蒙老師,他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了許多關心、支持、和鼓勵。如果沒有他的悉心指導,后續的科研探索便無從談起。”在楊升浩教授的指導下,王捷同學嘗試解決了網絡信息論中比較困難的問題,完成的三篇學術論文也發表在信息論領域的頂級會議ISIT2018、ISIT2019、ISIT2020上。大二時,他研究了網絡的計算能力問題,通過刻畫一個具體網絡的計算能力證明了著名的cut-set bound并不總是緊致的。大三、大四期間,王捷進一步研究了在多跳網絡儲存能力有限的情況下,cut-set bound能否緊致地刻畫最優傳輸效果,最終發現,在使用batched code的前提下,當網絡跳數L趨向于無窮時,最優的傳輸效果會以O(1/L)的速度趨近于零。

王捷(右一)和網絡編碼實驗室的成員于ISIT2018會場合影留念
? ? ? ? 王捷認為,在科研過程中成功的訣竅是勤于思考。“科研遇到困難是常有的事,而解決這些困難的靈感并非憑空而來,它與主動思考密切相關。”在課題遇到瓶頸時,他的解決辦法是保持思考的好習慣,每天一有時間就會結合文獻發掘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同時,定期會和導師多溝通交流獲得新的思路。

王捷在CSCIT2019會場留念
?

在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參與科研交流時演講
?
課程經歷
授課教授來自學科先驅,啟發了他的科研思考
? ? ? ? 回想起在學校的課程體驗,王捷表示自己很幸運能夠學習許多數學系甚至一些研究生水平的精品課程。“基礎的數學課程幫助了我梳理了數學家從未知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啟發了我面對困難該如何思考。”大部分數學課程都是以堂板書的形式進行的,與大部分同學不同的是,他還鍛煉了在課堂上全程用鍵盤記錄板書的能力,最終整理了一系列數學課程的筆記。“用LaTex軟件整理課堂筆記的這一段經歷既鍛煉了學術寫作能力,又讓我對數學學科有著更深刻的框架理解。”同時,這些筆記因為圖文并茂、內容詳盡也得到了很多同學的認可和喜愛。
? ? ? ? “港中大(深圳)許多高階課程的授課老師都是來自各個研究領域的pioneer(先驅),所以在課堂上可以很生動地掌握這些學科的來龍去脈。比如張寅老師的高級凸優化這門課程從優化理論出發講到非可行內點算法的發展,再講到了優化理論與算法解決壓縮感知問題的進展;查宏遠老師的機器學習這門課程切中肯綮地講授了該領域最具啟發性的一些算法,使同學們對這一領域有了深刻的理解。”
?
展望未來
? ? ? ? 談到對未來的期冀,王捷同學希望他在讀博士期間能夠發現并解決一些好的研究問題,而博士畢業后他希望“能將自己所學投入到實際應用中去,做一些能夠造福社會的成果。”

在學校的最優化研討會(Optimization Workshop)合影留念
?
? ? ? ? 學弟學妹說:
? ? ? ? “在學業過程中遇到困難并非壞事,而是常態。從這些經歷中可以鍛煉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它會是生活中一筆寶貴的財富。同時,希望有志于科研的學弟學妹們把課程學好,尤其是數學等核心課程。科研是一場長跑,而提前打好基礎非常重要。”
?
? ? ? ?采訪、撰文:謝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