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專訪 | 王婷婷:盡量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 ? ? ? 本期“正青春·畢業生專訪”帶你走近港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學院首屆本科生——王婷婷。朝著樂觀和可靠兩個特質前行的她即將成為深圳市龍華區第三實驗學校的一名老師。對于未來,她坦言自己將盡量做好每一件事。
?

王婷婷
2016級人文社科學院翻譯專業
學勤書院
高中畢業于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
畢業后將執教于深圳市龍華區第三實驗學校
? ? ? ? 2019年9月,在深圳市龍華區教育局2020屆校園招聘的港中大(深圳)專場宣講會上,招聘學校的正向反饋給了王婷婷很多信心,她覺得往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學校口碑在招聘市場給她帶來了求職“優勢”。
? ? ? ? 2018年,港中大(深圳)向社會輸送經管學院首屆本科畢業生。2019年,理工學院首屆本科畢業生和經管學院第二屆本科畢業生走入職場或繼續前往世界名校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近幾年畢業生整體的發展情況也極大提高了港中大(深圳)的社會認可度和聲譽。
努力沒有白費
? ? ? ? 王婷婷身上最鮮明的特征就是獨立,一直在寄宿學校讀書的她坦言“12年待在學校比在家多”,這鍛煉了她過人的適應能力和良好的心態,“遇事不會大喜大悲,也會盡量去做好每一件事”。
? ? ? ? 深圳市各區教育局2020屆校園招聘計劃因高薪福利待遇吸引了國內外大量優秀學子紛紛報考,競爭激烈。王婷婷報考的龍華區教育局2019年秋季招聘中,考生報錄比高達71:1。共有4名人文社科學院本科畢業生被錄取成為深圳市教育局下屬公辦學校的在編教師。
? ? ? ?教師面試中,王婷婷先后參加了北京場和上海場兩場面試。“北京場比較可惜,選兩人我正好排第三,差一分。”談起上海站面試的逆襲,王婷婷認為一同赴考的人文社科學院同學分享的成功經驗,給了她很大幫助。學院負責升學就業的老師也幫她做了充足的準備。“Jessie老師幫到我很多”,王婷婷感激地說道。調整好心態的她,在上海站面試中一舉成功,正式簽約成為龍華區第三實驗學校的英語教師。王婷婷回想起當時的心情很激動,“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時間管理
? ? ? ?感覺時間不夠用,這在港中大(深圳)是常態。身邊優秀的同學很多,但她盡量不讓同輩壓力“反噬”自己。掌控好自己生活,需要適量的壓力與動力,也需要心理調適能力。
? ? ? ? 得益于港中大(深圳)全人教育的理念和為學生提供的各類實踐機會,王婷婷的課余時間和假期都被書院活動、社團活動、實踐活動和實習等安排得“明明白白”。
? ? ? ? 王婷婷在大一暑假便前往杜克大學進行學習。大二暑假,她前往尼泊爾進行一個月的支教,主要為當地約200名學生講解中文和中國傳統文化。一開始因為要琢磨教學內容如何適應全新的溝通模式,王婷婷覺得有些緊張,但尼泊爾孩子們的樂觀積極感染了她。當地生活環境很艱苦,但人們對生活充滿了熱情,“總是笑臉迎人,非常尊敬老師”。大三的她在世茂集團的HR部門實習。
?

王婷婷在美國杜克大學交流學習
?

?

王婷婷在尼泊爾支教
?
? ? ? ? 作為學生事務處的學生助理,王婷婷參與籌備舉辦了“內地與澳門學生會代表會議”、“公益周活動”等活動。從小練習書法的她也加入了南露書法社,擔任教學干事。她認為“書法很美、能讓人靜下心來”。作為學勤書院的學生,王婷婷還記得參與中秋游園活動的猜燈謎、做書簽、糖畫,“吃著書院分發下來的月餅,即便沒有和家人團聚,心里也很溫暖,”王婷婷說。
?

王婷婷的書法作品
學會聆聽與思考
? ? ? ? 大學四年,王婷婷覺得自己的語言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課外積累出的軟實力也得到極大提升,“課外的多種拓展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專業技能,陶冶情操,也能讓自己提前和社會接軌,提高競爭力”。
? ? ? ? 號稱“講座聽不完大學”的港中大(深圳)給王婷婷最深刻的印象是嚴謹的學術氛圍和涵蓋學科領域多樣的講座。學校的課程設置也要求學生閱讀長篇論文、撰寫報告、做小組展示等,這有利于開拓眼界、訓練自己的思維方式。她建議學弟學妹在大學前兩年可以廣泛選課,多嘗試多體驗,后兩年在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基礎上再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科研及就業方向,為步入社會做好準備。
? ? ? ?疫情期間,學勤書院院長顧陽教授與同學們在云端連線時說的一番話也令她有所收獲,顧教授分享說:“心要養,定期花時間獨處去滋養它,它才可以更安寧,從而獲得生機。如果我們有一顆寧靜的心,便可以用理性和智慧去影響他人,阻擋病毒對我們身心的侵蝕。” 王婷婷感慨在“閉關”期間,很多人才有時間和有條件脫離原有的節奏,去沉思,去反思,觀察自己的成長。更重要的,是在面對接收到越來越多的信息時,如何進行理性判斷和獨立思考。
?
內容及圖片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