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


? ? ? ? “乘風好去”源自辛棄疾《太常引》中的“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其意為乘風飛上萬里長空,俯視祖國大好山河。

? ? ? ? 本期“正青春·畢業(yè)生專訪”帶你走近港中大(深圳)2020屆本科畢業(yè)生李旻澄,與你分享她在大學學習、書院生活和海外求學期間的經(jīng)歷和點滴感悟。

李旻澄
2016級理工學院金融統(tǒng)計專業(yè)
逸夫書院
高中畢業(yè)于杭州第二中學
獲得多所世界名校offer
畢業(yè)后將攻讀牛津大學金融經(jīng)濟碩士學位

?

? ? ? ? 我們常將稱贊他人的千言萬語簡化成一個高效而適用寬廣的形容詞——”優(yōu)秀”,卻反復因其籠統(tǒng)且深淺難測的弊病而習慣性忽略真正關鍵的“哪里優(yōu)秀”與“為何優(yōu)秀”。

? ? ? ? 牛津大學金融經(jīng)濟、劍橋大學經(jīng)濟、帝國理工大學金融數(shù)學、哥倫比亞大學金融數(shù)學、康奈爾大學金融工程、紐約大學金融工程、曼切斯特大學金融數(shù)學offer……校級A級獎學金、院長嘉許獎、優(yōu)秀學生獎、美國大學生建模大賽Honorable Mention獎、港中大(深圳)第二屆戲劇節(jié)英文演講冠軍……僅憑“優(yōu)秀”一詞,難以概述李旻澄在大學四年所取得的卓越成績,而如此華彩背后的閃光之處更是值得探尋。

?

升維求索

? ? ? ? 在和李旻澄交談的過程中,不論是有關學業(yè)、社團、志愿活動抑或是比賽的話題,她總是用“嘗試新的事物”“學新的東西”“出于興趣”作結。在給自己的關鍵詞中,她用了“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不服輸、坦率、幽默、有拖延癥”這幾個詞來描述自己。

? ? ? ? 大一時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上暑課,她選了博弈論和心理學——兩門跟專業(yè)不甚相關卻很感興趣的課程,且拿了double A+的成績。“博弈論是和一群數(shù)學系的senior上的小課,我很喜歡課上的interaction:同學們會非常踴躍地提一些看起來很簡單,卻能在老師的解答之后進一步鞏固知識點的問題。在UCLA上暑課的周末,我和朋友們去到過Malibu放風箏沖浪、三藩、大峽谷,記得期中考后,我們還乘紅眼航班去紐約看了百老匯、自由女神像以及布魯克林大橋。在LA劇院遇到一個老爺爺后來請我和小伙伴們去他在Pasadena的餐廳做客,一直到現(xiàn)在還有聯(lián)系。覺得那樣無憂無慮的夏天一去不返了哈哈。”

? ? ? ? 大二寒假和小伙伴一起去尼泊爾的一個公立學校參加了與中國文化相關的支教活動。回憶起這段與眾不同的支教經(jīng)歷時,李旻澄很是懷念:“記得當時是教小初的學生學中文,小朋友們都很淳樸、可愛,我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另外還結交了一些在活動前素不相識的朋友,收獲了十分珍貴的友誼。”

? ? ? ? 大四時選修了Grace Allen老師的GEC課程 Consumer History,對歷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從十六七世紀歐洲消費史的興起到二戰(zhàn)后的Americanization(美國化),每一個微不足道的日用品和習以為常的消費習慣背后是消費者幾百年來在經(jīng)濟文化政治共同作用下的進化史。期末論文則以“避孕藥與女權”為主題,用primary source(原始資料)分析了四十年來包裝和傳媒的四個階段變化,發(fā)現(xiàn)它很好地反映并推動了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當時為了找包裝實物、廣告影音和宣傳海報的原始資料,翻遍了博物館的線上資料庫,真的是我寫過最有意思的論文。”

? ? ? ? 現(xiàn)如今,因在之前了解到Financial engineering可以構建投資組合增大醫(yī)藥研發(fā)的投入抑或是發(fā)行綠色債券和疫苗債券從而造福社會,就對impact investing產(chǎn)生了一定的興趣。李旻澄希望金融可以越來越多地與公益事業(yè)結合以幫助夢想落地,而她愿意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 ? ? ? 單憑x與y的二元方程,能在二維平面構建任意圖像,但若引入新的參數(shù)z,則可將其轉變成三維立體模型。著名的龐加萊猜想止于三維證明,卻在更高維空間得到驗證。

? ? ? ? 李旻澄有著“升維求索”的熱忱與韌性,不囿于一隅、不執(zhí)于一端——從暑課的選擇、支教活動到期末論文的撰寫以及對所學領域的深入研究,她總能以好奇心與求知欲為原動力,碰撞出新的維度。

?

“巉”巖何懼

? ? ? ? 好奇心或許僅是一把打開新維度的必不可少的鑰匙,而不畏“巉”巖的挑戰(zhàn)精神和不服輸?shù)钠磩艖寝D動這把鑰匙的終極力量。

? ? ? ? 談到在港中大(深圳)就讀時印象最深的老師,李旻澄笑著說:“是教了我兩個學期英語課的Murray Johnson老師。我在大一下時選修了他的學術英語。Murray Johnson老師對我的英文寫作提出了近乎嚴苛的要求,也把我活生生“整”出了學術寫作潔癖。從古羅馬日歷、英國茶文化的起源到單性別學校教育,每一篇論述他都會給予非常詳盡的評語,甚至精確到每一個標點符號和腳注。一開始時我很難接受,因為那些評語非常不留情面,但著實一針見血,同時也讓我在接下來的練習中不斷改進。盡管過程很是艱辛,但回過頭來,我實在是感激Murray Johnson老師(words are beyond me):不僅是因寫作水平的突飛猛進,更是因他一直在鞭策我去挑戰(zhàn)自己,走出舒適區(qū),精益求精、做到更好。之后我在大三參加演講比賽拿了第一,他作為評委之一,很自豪地告訴我雖然因為是我的老師而打了最低分,但他覺得我的表現(xiàn)真得很棒。”

? ? ? ? 很多人會以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給予的嚴苛評價,甚至還會用“雞蛋里挑骨頭”之類的言辭給予反駁。然則——只有少部分人能夠靜下心來聽取意見并為之付出努力。這是因為人們大多只會抱怨“畏途巉巖不可攀”的艱險,而習慣性忘卻“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壯闊。

? ? ? ? 李旻澄有著這樣一份不畏巉巖的勇氣和永不服輸?shù)钠橇Γ矚g挑戰(zhàn)新事物,在學術抑或是更為廣闊的領域中不斷攀登高峰。

?

春風化雨

? ? ? ? “大學培養(yǎng)的不是貴族,而是有責任感的社會人。”直至今日,李旻澄仍清晰地記得這句在港中大(深圳)聽到的教誨。

? ? ? ? “在學校里上了許多實用的專業(yè)課,覺得自己很幸運,為數(shù)不多的金融課都是由業(yè)界經(jīng)驗很豐富的老師帶入門。比如張勁帆老師的投資組合這門課,一個學期來我們從理想世界的個股講到投資組合再講到真實世界因為行為學、交易機制和其他因素對市場造成的摩擦……這讓我一次次感受到學海無涯、上下求索的知識魅力。希望母校越辦越好,能夠一直堅持‘博文約禮’的辦學理念,不忘初心,也希望大家走出去之后還能夠常回去看看并回饋母校對我們的栽培。”

? ? ? ? 回首過去六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全體師生一直共同探索在中國內地培養(yǎng)國際化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育人模式。2018年,大學向社會輸送經(jīng)管學院首屆本科畢業(yè)生。2019年,理工學院首屆本科畢業(yè)生和經(jīng)管學院第二屆本科畢業(yè)生走入職場或繼續(xù)前往世界名校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2020年,港中大(深圳)的畢業(yè)生們同樣為大學四年的付出與奮斗畫上了最為圓滿的句號。

? ? ? ? ?“乘風好去,清光萬里”,這不僅是對李旻澄同學邁向嶄新起點的真誠祝福,也是對2020屆全體畢業(yè)生的美好期望。愿港中大(深圳)的學子們在離開母校之際,都能乘新時代春風,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放飛青春夢想!

?

? ? ? ? ?采訪、撰文:張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