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推出“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系列專訪,為大家介紹本科生校友。

董詩月,來自越劇之鄉紹興嵊州,4歲開始登臺表演,曾獲第十二屆小梅花金獎、越鄉文化建設精品獎;大學期間,多次在新生晚會、元宵會、傳媒春茗等舞臺表演越劇,獲得師生好評。

本期專訪,我們將與董詩月聊一聊這個在她看來“稀松平常”的愛好。

董詩月

人文社科學院本科生

翻譯專業

思廷書院

?

?結緣越劇??

記者:你自幼受裊裊越音熏陶,4歲時開始在省內各地登臺表演,曾獲第十二屆小梅花金獎、越鄉文化建設精品獎。是什么促使你開始學習越劇的呢?

董詩月:對我來說學習越劇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因為嵊州是越劇之鄉,越劇在我們那就像鄧麗君的歌一樣,也許唱得不標準,但一定人人至少都會哼個一兩句。

嵊州甚至有越劇角,會有很多叔叔阿姨在那里拉二胡演奏,我和家人路過時也會去唱一曲。所以,我從小就是在越劇的環境中長大。幼兒園的時候,當地越劇團來學校挑演毛岸英的小演員,老師說,那個小“男孩”長得不錯,濃眉大眼很清秀,雖然后來發現我不是男孩,但還是把我挑去了。我就是從那時開始表演越劇的。我們家鄉那邊,很多小孩子都會學習越劇,或者越劇相關的樂器,像是琵琶、古箏、越胡、笛子。

現在走出家鄉,我覺得越劇已經是作為我紹興嵊州人身份的一部分了。我很高興我小時候選擇了學習越劇。

董詩月在2020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秋晚會上表演

?

學習越劇

記者:學習越劇之初,有沒有厭煩或想要放棄的時候?4歲正是小朋友解放天性、瘋狂玩耍的年紀,你卻需要犧牲玩樂時間去學習越劇。?
?

董詩月:越劇學習對于我來說并不是一個枯燥、需要忍耐的過程。在小學的越劇團里,可以認識很多好玩的小伙伴,大家一起練習、玩耍,其實是很開心的。雖然也有辛苦的時候,比如一些大型比賽或者表演之前,常常一兩個月都要每天連續訓練一兩個小時,雙休日的話可能全天都在訓練。但是還是很有意思的,因為演戲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記者:那你有什么印象深刻、對你之后的人生產生了一定影響的經歷?

董詩月:有一次大賽前,比賽方突然告訴我們,在越劇表演前需要個人才藝展示,我一點準備都沒有,老師就讓我去隨便唱一首歌。但是我是喜歡做事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我覺得沒有準備我肯定做不好,就感覺很慌張、不想去,甚至比賽也不想參加了。但最后還是被迫去了,結果其實也還不錯。那次經歷對我影響非常深遠,它讓我意識到,不是所有事都可以提前做好準備的,有時候你沒有辦法逃避,只有硬著頭皮上,而且結果也可能不錯。

董詩月(左)在大學音樂會上表演越劇

?

記者:你是怎么做到從4歲開始唱越劇,一直唱到現在的?

董詩月:越劇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不是唱越劇的專業演員。越劇是作為我的一個業余愛好存在的,不會說十分刻意地每周或者每天去練。比如說,很多人喜歡唱歌,但是并不會為此每天早上起來練聲,每周刻意為它安排練習時間。越劇對我來說就跟喜歡唱歌一樣,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愛好。高中因為學業繁忙也就停滯了一段時間。在上大學前,我都沒有覺得這個愛好有什么特殊,因為嵊州人多多少少都會唱一點越劇。我的生活軌跡也沒有因為學習越劇發生大的改變。

進入大學后,因為有專業唱越劇的基礎,我登上了大學的舞臺。雖然因為經常不練,退步了很多,但是每次表演前,我都會多練習幾次,或者請教以前的老師,以呈現更佳的舞臺效果。

?

?越劇的發展

記者:雖然越劇在嵊州是一個很平常的愛好,但放在全國來說,這仍是一個小眾的愛好。來到大學以后,是否缺少越劇的舞臺和觀眾?

董詩月:有表演機會的時候,學校老師都會邀請我去表演越劇。我認為這也是為越劇傳播提供了渠道。同學們如果聽了我的表演,對越劇感興趣的話,還可能會去劇院聽專業的越劇表演。現在的越劇舞臺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舞臺藝術也在不斷進步,舞美、服裝、燈光都十分驚艷。雖然廣東本地的劇種是粵劇,但是深圳也有越劇團和專業的越劇演員,時不時也有越劇表演。對于越劇來說,能在異鄉建立自己的劇團已經很厲害了。

記者:我去河南聽懷梆戲的時候發現旁邊的人大都在玩手機,不愛聽。朋友甚至直接說接受不了。戲班子的演員也大都由大爺大媽組成,很少有年輕人。而現在年輕人去劇院大多也是看音樂劇。你該怎么看待戲曲的式微。我們可以為傳承、發揚戲曲做些什么?

董詩月:我并不贊同戲曲式微這個說法,當然可能和劇種也有關系。以越劇為例,越劇是全國第二大劇種。越劇在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越劇團、越劇學校。就像剛才說的,越劇能在越劇流行的地方發展出自己的劇團,本身就是越劇繁榮的證明。同時,在浙江的越劇的演出基本場場座無虛席,大家都很愿意去看。越劇也不存在后繼無人的情況,每年越劇學校都能招到很多小演員。青年演員也都是能力與顏值共存的優秀人才。越劇學校會有學業補貼且包就業,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報名。而嵊州作為越劇之鄉,現在政府也在大力支持越劇的發展,我的小學母校已將越劇作為學校特色,學生都會學習越劇的,甚至把古詩詞編成越劇讓大家吟唱;中考越劇也是一個藝術加分項。

現在,大家也不會將唱越劇看作一件老土的事,而是覺得這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事情。而且越劇一直在與時俱進,結合時代潮流,不斷改編出新的劇目。這些劇目很合大家口味,加上有顏值的年輕演員,還是非常受大家歡迎的。

我覺得,發揚戲曲的目的不是讓聽戲曲的人和看抖音的人一樣多。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色。戲曲藝術誕生之初是為了講故事,而現在視頻、動漫、小說等等多種多樣的娛樂形式本就瓜分了原屬于戲曲的人群,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因此,聽戲的人減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壁畫誕生之初也是為了講故事,但現在做壁畫的人少了很多,變成了一件藝術,你會要求所有人都去學會、傳承壁畫嗎?我覺得每個人都能夠了解到這個的存在,一部分人會喜歡、欣賞,有些人會去學習傳承,就已經很理想了。不敢奢求大規模地推廣,就像莎士比亞的戲劇,其實也不是一個大眾化的娛樂。去劇院來回需要時間,一個劇可能要幾個小時,很多人自然會選擇在家里看電視,這也可以理解的。

?

董詩月在2019傳媒春茗活動演唱《興沖沖奉命把花送》

?

我之前在國外有看過的《歌劇魅影》、《悲慘世界》。他們的舞臺布置非常精美,很多轉場就仿佛魔術一樣。這種身臨其境的震撼是電影、電視劇無法替代的。我們越劇的舞臺現在也非常精致,但也許還沒達到那樣的效果,但是我相信是會繼續發展的。如果我們的戲曲舞臺可以達到電影無法替代的效果,驚艷在座的每一個觀眾,那么戲曲也一定會吸引到屬于它的愛好者。

記者:如果有同學對越劇十分感興趣,希望深入了解越劇,你有什么建議嗎?

董詩月:對越劇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網上搜索越劇的舞臺表演視頻,現代網絡非常發達,在視頻網站上可以搜到很多的舞臺表演。我自己是演小生的,可以推薦一些我了解的小生演員。如果喜歡看霸道總裁型的,推薦范派吳鳳花老師的表演;喜歡奶油小生、關于書生小姐故事的,可以看茅威濤老師;喜歡看王公貴族子弟、華麗唱腔的可以看徐派錢惠麗老師。這些都是我知道的比較厲害的演員,作品也很多。大家可以先從《梁祝》、《紅樓夢》之類熟悉的曲目開始看。

?

董詩月在大學音樂會與同學合影

?

? ? ? ?董詩月在英國游學期間留影

?

? ? ? ?越劇與董詩月相伴十余年,對董詩月來說,越劇已成為她個人身份的一部分。

? ? ? ? 她喜歡唱越劇,就像我們喜歡唱歌一樣,只是一個稀松平常的愛好。這個愛好,在她過去的生命中,帶給了她歡樂、友誼、榮譽,而這,也將在未來延續。

? ? ? ?在她眼中,越劇正蓬勃發展著——越劇學校人才輩出,越劇曲目推陳出新,越劇舞臺震撼人心。她并不擔心欣賞越劇的人數減少,但是也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越劇。雖然戲曲可能不是當下社會最主流的娛樂方式,但每一種文化形式都會在社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觀眾。越劇發展的最好結果就是像嵊州那樣,融入人們的生活。不特殊,不刻意,但卻像流水一樣,貫穿人們的生活,不可缺少。細水流長的,才可以走的更遠。

?

傳訊及公共關系處出品

采訪、撰文:周一加(2019級經管學院、祥波書院)